新网Logo
首页>主机-资讯>

【IDCC2020深圳站】中国IDC圈刘源:下一站机遇,大湾区广深IDC市场机会

登录 注册

【IDCC2020深圳站】中国IDC圈刘源:下一站机遇,大湾区广深IDC市场机会

  • 来源:网络
  • 更新日期:2020-08-13

摘要:2020年8月13日,国内云计算和数据中心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中国IDC行业标志性盛会——第十五届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首站“IDCC2020大湾区新基建(数据中心

2020年8月13日,国内云计算和数据中心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中国IDC行业标志性盛会——第十五届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首站“IDCC2020大湾区新基建(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论坛”在深圳隆重举办。

本次“IDCC2020融合线下、线上会议优点,首次以现场会议+线上多平台直播的方式,让任意地点的观众随时参与,实现了一场真正同时覆盖全球的行业盛会。

中国IDC圈副总经理刘源先生在IDCC2020深圳站现场发表了题为《下一站机遇,大湾区广深IDC市场机会》的主题演讲。

中国IDC圈副总经理刘源先生

非常感谢大家上午仔细的聆听,我谨代表我们中国IDC圈研究中心,也就是科智咨询为大家进行一个《广深地区数据中心产业发展研究报告》的汇报和分享。

我分享的题目叫“《下一站机遇》大湾区广深IDC市场机会”。

整个分享我分成了四个部分:首先谈下中国整体的IDC市场状况,然后广深地区的市场状况,新技术的影响及未来的发展机遇,需要解释下今天分享的内容区域是特定在广州,深圳地区,并没有涉及到全部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比如澳门和香港地区。

首先看一下对于IDC产业划分的四个时代:

产业1.0时代,在21世纪的前10年,它是由于中国国内的信息化需求驱动了数据中心行业的发展,主要是以各级的运营商为主导,代理的第三方为辅导,整体市场的规模也不到70亿,但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

产业2.0时代,在2010年后,整体的市场规模到了百亿以上,由于大型的互联网企业的发展,第三方的IDC服务商都开始走入自建数据中心。

产业3.0时代,从2015年开始,由于有大量的资本进入市场,基本有两个主要的产业方向,一个是公有云等增值业务的兴起,带来一大波的IDC服务商的转型,另一个是全国的数据中心布局,同时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带动了市场的整体规模跨越了千亿规模。

从2019年开始,IDC产业规模进入全新4.0时代,这个时代的主要特点是分工的角色越来越明确,市场的逐步成熟和需求的变化差异,使得这个市场细分成为可能。

根据自身的资源配置,在不同的细分领域寻找自己的市场地位,成为这个时期IDC企业面临的最重要的课题。

接下来看下全国市场,这是我们发布的市场整体状况。可以看到2019年的IDC整体市场收入1400亿,其中整体市场规模分成两部分:一是传统IDC业务收入,大概是814亿,公有云IAAS和PAAS市场规模是598亿。预计未来几年IDC产业会有一个30%左右的增长速度,判断在2022年,市场规模会到2900亿,传统IDC市场规模大概1200亿,公有云IAAS+PAAS规模为1700亿,我们的判断由于公有云IAAS+PAAS的增长速度高过传统IDC收入,所以在今年过后,我们就可以看到这块的整体收入超过了传统IDC收入。

接下来看一下整个产业发展趋势。

整体上看,由于北上广深地区城市出于电力和成本考虑,限建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周边区域内将承载IDC的溢出需求。

北京地区是全国最早开始为了控制能耗指标而执行限建政策的,所以需求溢出在北方地区非常明显。这几年,围绕北京形成包括张北、廊坊、怀来、燕郊等在内的IDC市场集群,同时需求向北延伸至内蒙、宁夏等地区。整个架构是大运算与大存储类的数据与信息都放在了北京周边地区,而对交互质量要求高的数据放在北京本地,也可以看到在大北京区域内,最先在IDC产业最先实现了京津冀一体化。

随着限建政策执行力度的南下,广州和深圳地区也逐年收紧能耗审批范围,它也带来IDC需求外移愈加明显。

大湾区城市群中,对于IDC市场而言,广州深圳是主战场,香港澳门是东南亚面对的市场,虽然本地的IDC需求增长有限,但得益于拥有国际带宽出口城市,以及独特的地理位置,对于并发的海外IDC需求,具有较强的接纳能力。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今后IDC产业的竞争格局,我们研判数据中心建设逐渐呈现规模化发展趋势,规模化发展必然会带来资本的助力,随着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成为国家新基建的重点投入区域,大量国家资本会进入这个产业,带带动社会资本进一步的进入,我们现在看到的国家电网、中信产业基金、广电集团等等。这些将加速推动产业逐渐呈现寡头化的发展形态。

为什么会有寡头化,因为这个大规模投资的过程中,不同角色享受的红利是不同的。比如大型的IDC服务商依托自己丰富的基础资源、稳定的客户资源和雄厚的资金实力,可以很好利用资本杠杆通过收并购或新建数据中心的形式,来扩大自己的资源储备、完善自己的资源布局。而以代理IDC机房或者自建小型IDC机房的服务商的投资吸引力会下降,同时逐渐受到上游供给和客户议价的双重挤压,不同程度的出现规模下降、利润率降低的趋势。随着大型服务商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提升,资本将进一步关注行业头部企业玩家,最终形成资本聚集效应,推动行业寡头化发展。

IDC产业的传统玩家是基础电信运营商和第三方IDC服务商,自2014年开始,大量云服务商开始规模化进入到IDC产业。而到今天又有一批专业化、规模化的队伍进入IDC市场,而随着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不断应用落地,有国资背景的企业和投资机构,还有大量的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传统行业基于自身数字化转型需求,将越来越多,越来越快的进入IDC产业,IDC市场竞争格局很快进入多元化发展。

2019年,广州和深圳地区IDC业务市场规模。传统IDC市场规模在广州和深圳地区分别达到44.6亿元和53.1亿元,增速保持在20%的稳定区间,广深地区IDC市场规模总量达到99.7亿元,占全国IDC市场的12.2%,是中国IDC产业分布的核心区域。它作为整个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大型互联网,金融企业和云计算厂商需求非常旺盛,并且它相对于北京和上海地区来讲有着大量的制造业企业需求。

看一下机柜情况。

我们统计在2019年广州地区在运营机柜数量达到8.4万架,同比增长30%;但深圳地区在运营机柜数量达到5.9万架,同比增长17%,同比看大概在15万价左右。同时我们研究中心看到广州和深圳地区机柜空置率分别为广州28.8%、深圳9.5%。由于广州地区新增大量机柜资源,尚待市场消化,所以广州的机柜空置率暂时处于较高水平。

看一下广深地区的政策情况。

广州地区通过对企业节能量进行财政补贴,间接会引导IDC服务商新建数据中心走向绿色化,深圳地区出台政策,要求新建数据中心能耗水平必须达到标准,对新建数据中心的审批将产生直接影响,短期内深圳市数据中心资源将保持现在的资源格局。这些有限数据中心增量将部分来源于现有数据中心绿色化改造。并且我们可以看到政策对于深圳地区对于中小型及低时延数据中心的政策支持,这都是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像郭亮老师说的,对于深圳中小型数据中心的支持。但也可以反过来看现在拥有大型数据中心资源的,对于未来来讲是非常优质的稀缺资源。

在看一下大湾区未来几年数据中心的供给。

我们可以看到在整个大湾区内,IDC在建设规划内的项目,以广州,东莞,佛山及惠州为代表的城市会成为未来几年的数据中心主要供应地区,估计在今后的三年内以上区域内会增加20万柜的机房供给。

大湾区广深地区对于行业IDC需求差异化的表现。差异需求越来越明显,我们举例人工智能领域需要大量并行重复计算,GPU资源需求大。IDC服务商需提前储备好资源,以满足AI企业快速增长的需求。同时IDC服务商可以为了满足人工智能企业特殊需求,需与设备厂商合作,将产品进行整体打包。

对于金融客户来讲,对合规机房要求不断提高,IDC服务商需加强服务的灵活性,提高安全服务等增值服务。比如:优化机房监控系统,提升客户安全感。金融行业客户更易接受IDC服务商提供从安保到IT设备的全产业链解决方案,形成较为系统的安全保障体系。此外,保险行业业务更迭速度较快,对IDC服务商的运维能力以及机房扩容能力也提出更高要求。

建设更加符合行业需求的数据中心,不仅可以更有针对性的满足行业应用特征,也可以降低行业用户数据中心使用成本。这是我们看到的行业差距。

目前来看,广深地区IDC产业需求仍然是视频/游戏、电商等互联网行业为主流。未来5年内,广深地区数据中心行业新增需求60%以上仍然来自于互联网行业客户;而随着5G、AI、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传统行业向信息化转型,产业互联网应用落地,会带动IDC需求增长。

接下来看一下IDC产业的形态变化。

我们研究中心认为整个数据中心的布局变化里有一个特别大的变化,由单一类型的集中型数据中心向多维度边缘数据中心做转化。举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基础运营商企业,它在全国做成南北两大数据中心园区集群,拥有的海量数据以冷数据为主,中间是各个省级的区域核心节点,以温数据为主,最顶层是各市的属地资源池,把边缘节点建到这个城市的边缘地区,用于用户之间交互的热数据为主。

接下来讲到一些未来的新技术,我们研究中心提三个重点:

1,5G:对于运营商而言,5G商用是有划时代意义,正如4G时代来临时,开启了数据信息爆炸式增长,直接提升IDC需求。现在可以看到5G会带来更大量的信息量,目前可见的方向是产业互联网、消费互联网、物联网技术、车车联网技术等应用会衍生的IDC需求。

2,自动化运维:随着大型数据中心的规模化部署,特别是在偏远地区,气候适宜数据中心部署的地方,往往运维人才是缺乏的,不仅仅是规模的问题,还有水平的问题。这些地方的人才结构永远都是滞后于技术发展的,随着未来运维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同时物联网技术成熟使得原来的哑设备需要激活上线,自动化运维场景会越来越多,数据中心保障级别要求会越来越高。

3,液冷机房:数据中心散热和节能是我们常看见的一些课题,从最早的通信机房到现在的数据中心机房,我们发现基于房子和柜子散热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精密。那未来边缘时代、人工智能时代,高功率设备大规模部署、高密计算的大规模普及,传统的空气散热已经没有办法保障,就需要新的热媒来承载,这两年液冷技术越来越成熟,但液冷技术的应用,对于数据中心结构也是一种挑战,也许可以看到未来的液冷机房,不是采用基于我们现在的建筑结构的节能系统。

下面重点说一下5G与数据中心的关系。

它是整个新基建的重点领域,与数据中心有什么关系呢。

引用下信通院何博士的经典语录,网络技术作为信息产业的关键,有两大发展和想象空间并且位于两端,一端是5G,一端是数据中心,发展空间很大,改进空间也很大,产生效益也很大。

5G商用是去年启动的(2019年6月),在国内确实比计划提前了很多。如果仅仅从移动通信的视角来看目前大规模5G确实必要性不大,因为投资太大了。然而综合考虑国家的新兴技术产业,传统经济向新兴经济的转型,5G就是一个关键技术。许多产业互联网的场景,比如智能制造、无人驾驶、远程医疗、海量监测等等,都必须要5G的核心技术来实现。

在5G下的消费互联网:增强型移动带宽能达到10G接入速度,比如更多场景,可以接入到高清、沉浸式等等会造成数据规模的继续扩大。产业互联网:低时延、高可靠和海量物联网的通信,就可以实现机器人、物和物与IT之间的通信、以及它们之间数据的处理等。这种数据处理很多都是通过本地化的边缘数据中心来处理,这也将直接推动了另一种数据中心形态的产生,就是海量的边缘数据中心产生。

我们再来看下工业互联网与数据中心的关系,工业互联网是新基建的领域之一,它与数据中心有什么关系呢。

从短期来看:工业互联网平台本身建立需要数据中心来承载,在平台架构中,工业互联网络中很重要的一个系统就是标示解析系统,是解决信号标示,需要五个全国一级,十几个二级节点,目前就落在了十几座数据中心,未来解析量如果大量上来,规模会更大。

从长期来看:工业互联网这套架构的建立和广泛应用,会促进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大量的设备及哑设备终端会被赋予能力,上线运行。会进行更庞大的价值数据,就需要与之量级匹配的数据中心来承载。这个量会非常非常的大,爆发的速度也会非常非常的快。

最后谈到广深地区的IDC谋求企业定位和发展的机遇问题。

首先是在产业分工越来越明确的情况下,如何找准产业分工的定位。目前看IDC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轻重资产分离趋势明显,在IDC服务商中可以看到基建与运营更加专业化,IDC业务与云计算业务更加深入融合,在这个新形式下的变革中,IDC企业如何根据自身的优势和专业性,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方向和战略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是时机的选择。随着5G时代的来临,边缘数据中心的建设、面向细分行业用户的数据中心建设将成为未来趋势,布局的时机需要IDC企业仔细思考。

另一个需要大家面对的问题是合作伙伴的选择。因为产业分工更加明确、利润提升空间分布在不同的区域,更需要选择正确的合作伙伴共同拓展,如何选择合作伙伴是摆在供给侧玩家需要面对的课题。

最后的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提升利润。之前几年我们看到一些IDC企业由于粗旷式发展,走的量很大,但利润很低。但也有一批专业化服务的企业发展很快,未来是通过拓展云计算业务、提升增值服务带来利润提升,同时可以向新兴技术产生的客户特定需求,提供更专业化的服务,包括企业如何未来把握住新的形势、新的机遇提升利润空间,也是IDC服务商需要思考的。

好了,如上就是我今天与各位去分享的内容。

最后就是我们与大家分享的2019-2020年度中国IDC研究中心研究的部分成果,前面很多老师也引用了我们研究中心提供的报表和数据。我们分享的研究成果是部分成果,它是一个标准化的标高,其中会包括常见的《中国IDC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一年一本,还包括国内IDC核心区域的研究报告,包括《北京地区IDC市场研究报告》、《上海及周边地区IDC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广深地区IDC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同时,为了满足中国IDC企业出海需求,还扩展到了东南亚地区,做了《东南亚IDC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我们研究中心还有一些定制化的研究项目,也可以跟大家进行深入的分享。

最后谢谢大家,今天上午所有的演讲分享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大家的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