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网Logo
首页>建站推广>

百度前CEO陆奇惊现拼多多招股书:这是他的最终归宿吗

登录 注册

百度前CEO陆奇惊现拼多多招股书:这是他的最终归宿吗

摘要:6 月 30 日,拼多多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正式提交了招股书,招股书中声称陆奇将担任拼多多的独立董事和薪酬委员会主席。这是陆奇从百度离职后公开的最新去向消息,因此,这两天舆论铺天盖地的以为陆奇即将加盟拼多多。

6月30日,拼多多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正式提交了招股书,招股书中声称陆奇将担任拼多多的独立董事和薪酬委员会主席。

这是陆奇从百度离职后公开的最新去向消息,因此,这两天舆论铺天盖地的以为陆奇即将加盟拼多多。

百度前CEO陆奇惊现拼多多招股书.jpg

响铃认为,这或许只是一场营销事件,而陆奇可能要配合完成这场秀。

拼多多和陆奇走到一起,这是要做什么

拼多多要上市,其实筹码并不多,尤其是在全民消费升级的时代,拼多多主打的还是消费降级模式,属于逆势而动杀出的黑马。能折腾多久,前景并不明朗。

而从业绩上看,自2015年出道以来,拼多多一直都在亏损,直到2018年第一季度净亏损仍高达2.01亿元。

若论优势,拼多多最大的筹码是依托于腾讯的社交电商,需要进行智能社交分发,营销手段确实占有一定优势,也确实需要技术的配合。但是,在趋势和财务报表的双重劣势之下,吸引曾服务于世界级巨头公司雅虎、微软及百度的陆奇加盟,拼多多要HOLD住陆奇,其吸引力恐怕还是缺乏那么一点点。

因此,陆奇此时与拼多多扯上关系,更多的是一场联合营销的故事。拼多多上市在即,而陆奇在美国,尤其是华人技术圈中仍拥有难以撼动地影响力。陆奇此举算是给没有太多“干爹干妈”的拼多多一个品牌背书,试图通过个人IP的力量加码公司。

陆奇加盟拼多多,不论是外界猜测的资本运作,亦或即便有真实加盟的意思(社交电商确实有陆奇AI技术指导发挥的余地),拼多多都是实实在在的赢家,被陆奇这样卓越的人才关注不会是什么坏事。

而于陆奇而言,无论是新职位还是新角色,陆奇和拼多多都只是一场测试。

首先看拼多多发布的职位,陆奇是作为独立董事和薪酬委员会主席的头衔出现。这两个职位并不涉及到公司的具体管理,因此在运营层面没有太多的实权。比如雷帝网就曾比对过其他公司的一些安排,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人工智能与研究事业部负责人沈向洋是美团点评独立非执行董事。

因而,这更多的是资本层面的安排,只是此时牵手陆奇,可能更多的是带着营销的性质。而陆奇在就职百度时就曾讲过一句话:这可能是他职业经理人生涯最后的一站了。因此,陆奇前半生的标签更多的是职业经理人,而后半生要转型做投资人,陆奇是需要寻找一个相对不错的项目来试水。

有幸的是,拼多多是电商领域的一匹黑马,而且还要上市,但是在美国缺乏影响力和号召力,纵观整个拼多多的运营体系,发现其缺乏的恰是核心文化与价值体系这样一股灵魂。而陆奇在这个节点,以个人品牌与影响力入驻,恰巧弥补了这一缺陷。

只是,从长远上看,会不会太高估了陆奇对拼多多的影响力?

真实的陆奇,我们了解多少

陆奇的光环更多是其就职的公司所给予的,从1998年加入雅虎公司,到2007年执行为雅虎执行总裁,雅虎给了陆奇第一块高段位跳板;2008年陆奇离开雅虎,于第二年加入微软,当时微软给到的职位是网络服务集团总裁,延续的是陆奇在雅虎的经验,5年后陆奇凭借自身能力赢得了微软集团给华人最高的职位“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陆奇成为“硅谷最有权势的华人”,应当是雅虎和微软送给陆奇的礼物。乃至于陆奇在2017年加盟百度,李彦宏给到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百度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职位,百度也在成就着陆奇。

陆奇可谓是职场命运的宠儿,只是,陆奇与百度的缘分太浅。向来都是企业成就个人,但这次拼多多有点一反常态,试图以个人成就企业,是不是有点舍本逐末了?又能否达成心愿?下文且听响铃细细道来。

1、陆奇确实是一个成功的“职业经理人”。辉哥奇谈作者张辉在《百度前员工:陆奇就是行走的原则》中,以写实的手法记录了他心中的陆奇。看得出来,陆奇作为职业经理人有着相当多的有点,譬如张辉谈到的价值观第一原则,这在陆奇就百度和微软的履职经历中也能看出来。陆奇来到百度,首先就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企业文化与价值观梳理,因为此举,在陆奇离职百度后也曾引发业界对其“不懂职场政治”的评价;而微软现任CEO在他书籍《刷新》中也曾重点讲了他在微软任职时重塑价值观和文化的事情。

即便是拼多多借用陆奇影响力,响铃分析也有部分原因是因为其在文化和价值观方面的优势。不管如何,有个事实不可否认,陆奇是工程师心里的领袖人设。

微软前CEO史蒂夫.鲍尔默也曾评价他“集深厚的技术专业技能、杰出的领导能力以及广博的商业知识于一身”。因此,作为“职业经理人”,不论是从职位还是口碑,陆奇是成功的。

2、在百度,陆奇具体业务的贡献有多大。成功的职业经理人和优秀的运营能力,这是两码事。因此,“替人打工”和“自己当老板”结果是有着天壤之别的。目前而言,陆奇职业经理人生涯的最后一站是百度,在位仅一年多,看起来各方面的业绩都还不错,但是,事实上陆奇具体业务的贡献有多大还真的是很难判定。

百度在2013年就开始进行了深度学习的研究,2014年在硅谷BaiduResearch,2015年发布了DuerOS的第一个版本,2016年发布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和百度大脑。而陆奇是2017年年初加入的百度,顺势提出了AI战略。而发展百度Feed流业务,还是李彦宏亲自盯的哨。因此,陆奇在百度看似主导了阿波罗和dueros等业务的高速成长,但背后是李彦宏在AI领域多年的投入,以及Andrew等人留下的底子。不能完全归功于陆奇,只是他比较幸运,踩在百度这样一个快车道上,借助所服务的企业进一步成就了自己。

3、陆奇的能力到底有多强。一年多的职场经历并不能客观的评价一个人的单独业务运营能力,但是近20年的人生履历还是有一定的参考度。陆奇就职的雅虎和微软现在都在开始走下坡路了,这是不争的事实。可是这中间和陆奇究竟有没有影响呢?或者说有多大的影响?

在其位谋其职,这是职场人生存的普遍规则,陆奇一路走来打的也是履历表。总结发现,陆奇在雅虎和微软工作具体的业绩并没有想象的突出。

雅虎工作期间,雅虎的优势业务搜索也没能和谷歌形成抗衡,而雅虎邮箱后期也开始衰落;

在微软工作,助力推出Bing搜索,与老东家展开竞争,“以金钱换份额”的方式,变相吞并了雅虎网页搜索,并且,即便是采用Windows垄断捆绑的方式也只是勉强维持了IE浏览器的优势,依然没能和谷歌形成抗衡;

而在移动联网时代到来时,收购Skype后却采用放弃当时如日中天的MSNmessenger,造成用户大量流失,也没能实现1+1>2的结果。

试图抓住手机市场,推出手机操作系统WindowsPhone8,但是因其不断更新架构,使得开发者成本增加,直接导致开发者退出平台的后果;2013年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结果诺基亚品牌基本上已被市场淘汰。

微软完全错失了智能手机市场,而为了弱化个人PC业务,纳德拉甚至在2015年9月将公司原有5个业务部门调整为3个。随后突出“云”业务,但是目前来看,微软Azure云服务在华也并没有太大的动作。

2015年微软在进行调整,2016年陆奇就选择了离职。这后面或许是有对整合行业趋势的分析,包括选择百度,极力推动百度全面进驻AI。但是,除了履历晋职外,也没有太多可以为陆奇业绩加分的具体项了。

这个时代能成就一个企业,一个企业也能成就一个人,但这个时代不再需要个人英雄,陆奇或许是优秀的管理者,但是是否是优秀的运营者及资本投资人,还需要时间观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