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发行首日上涨3.54%,京东战略聚焦供应链

  • 来源:网络
  • 更新日期:2020-06-19

摘要:6月18日,京东港交所上市仪式上,京东第一次对外展示了今年618数据大屏,从6月1日0点到6月18日下午两点,累计下单金额达到2392亿,远远超过了去年618大促18天2015亿元的纪录。 京

6月18日,京东港交所上市仪式上,京东第一次对外展示了今年618数据大屏,从6月1日0点到6月18日下午两点,累计下单金额达到2392亿,远远超过了去年618大促18天2015亿元的纪录。

京东港股发行首日收盘234港元,上涨3.54%,当日成交额也创下70亿港元,与腾讯(0700.HK)共同成为当日港股主板的两大主力。根据京东招股说明书,募资将用于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关键技术创新以進一步提升客户体验及提高运营效率。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也表示,“京东是一个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所以我们将围绕供应链能力进行开放赋能,由封闭的垂直一体化转向垂直一体化开放。“港股二次上市,也标志着京东正从零售服务向供应链服务升级迈出关键一步。

京东集团战略执行委员会(SEC)成员首次集体亮相

京东上半场实际在做零售业的产业互联网

京东的港股上市,行业除了关注其股价表现外,另一方面更看重京东新的供应链服务战略能否获得市场认可。

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其实是产业互联网的核心方向之一。因此京东的新战略,与当下互联网发展的整体趋势是一致的,即“上半场消费互联网已经触顶,下半场是产业互联网的蓝海”。

在互联网上半场,京东所做的事情对C端是消费互联网,而对于B端其本质上就是零售这个垂直行业里的产业互联网。在这方面形成了过往任何零售企业都不具备的一体化供应链能力。京东自营业务产品SKU约500万个,而沃尔玛大概是13万到14万个,京东触达近四亿用户,几十万的品牌商,在全国布局700多个仓库,能够把库存控制在30天,做主要城市一天到货。

这样的计算能力是行业里独有的,这样的协同能力、周转效率也正是产业互联网所要达成的目标。

黄奇帆日前在高金学院的演讲就曾提到“中国几百个行业里形成供应链的,在工信部比较明确的有61个行业,每一个产业链的市场规模都会有1万多亿,61个就是61万亿。这61万亿一但构成产业互联网,有2%到3%的利润或者效益出来,就能产生1万多亿的效益。如果股票市场市值去评估是20倍的话,那就值20万亿的上市公司市值。”

而京东的供应链技术和服务,要做的事情就是去释放这“2%-3%”的效益。目前是针对的主要是主要的消费品行业在流通端的供应链;而在5月份刚刚独立融资的京东工业品,则是在做采购端供应链提效的事情。二者衔接,就初步形成了对京东平台上企业的供应链赋能。

开放供应链连接碎片化场景

京东一体化的供应链能力是当下任何其他电商平台都不具备的。但是要做开放赋能,京东就要把一体化的能力拆分开来,然后针对特定场景,形成定制化的供应链连接。

这其中,京东物流是第一个拆分出来实现社会化的。截至2020年3月31日,京东物流运营730多个仓库,包含京东物流管理的云仓面积在内,总建筑面积约1,700万平方米。此外,截至2019年12月31日,京东拥有由13.22万名配送人员和4.37万名仓储员工组成的团队。在业绩方面,京东物流收入从2017年Q1的8.3亿元增长至2020年Q1的65.9亿元。即使是在疫情的影响下,2020一季度物流收入增速有所下滑,但仍然保持在50%以上。京东物流来自第三方商家的收入占比已经接近40%,未来仍有提升空间。

此外,京东数科、京东智联云两大技术平台则在云、供应链管理、金融科技等层面建立了技术服务能力。2019年,京东在研发上投入了146亿元,创造历史最高纪录。与此同时,服务收入在京东总营收的占比达到11.5%,首次突破10%。

回过头来看当下的零售市场,线上商城、直播电商、社交电商、小程序电商、社区团购、智能门店,碎片化的场景打破了零售的边界,也就是京东两年前提出的“无界零售”。

京东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用开放的供应链来连接这些外部的碎片化场景。

5月27日,京东与快手的合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用京东的自营的供应链来赋能快手上的网红,直接在京东自营商品里进行选品。双方也在618期间共同启动了“双百亿补贴”。6月17日的双方合作的首场直播带货专场销售额达14.2亿,其中张雨绮的直播带货首秀单场观看人次就达2500万,带货达2.23亿元。

此外,京东战略投资国美、永辉超市,以及与沃尔玛的合作,也都符合这一战略逻辑。区别只在于针对不同的场景,京东会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有商品、有仓储物流,也有线上化技术。

除了连接外部场景外,京东自身也一直基于供应链能力,在开辟新的业务场景。如生鲜电商7fresh,连接产业带和下沉市场的京喜。而对下沉市场,是提出了三年再造一个京东的目标。

从中国亚马逊变成世界的京东

一直以来,京东都被称为“中国的亚马逊”,缘于两者最初都采用全自营的重资产模式。现在,亚马逊已经从电商平台变成全球最大的云服务公司。

京东的DNA是供应链,“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和服务”所做的事情是把数字化的供应链做起来,先把零售行业做透,然后在其他行业进行突破的,比如现在已经有取得一定成效的工业品、健康这两个板块。

从长远来看,京东要做的是产业互联网的事情。在美国,美国科技股前20位的上市公司,50%的市值来自7个跟产业互联网有关的公司。京东对产业互联网,出了物流外,还将包括基于供应链场景做技术层面的突破,例如零售云、营销云、物流云。尽管京东云体量还很小,但要考虑到国内云服务市场也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于所有云服务商都是一场长远的较量。

此次上市,也标志着京东开始基于自身供应链的DNA,形成自己的发展道路,成为世界的京东,而不再是中国的亚马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