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倒逼行业转型升级 农产品批发市场路在何方

  • 来源:网络
  • 更新日期:2020-07-14

摘要:作为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城市的核心功能设施之一。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农产品批发市场充分发挥了蓄水池和调节器的作用,成为农产品保供稳价、解决卖难问题的

作为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城市的核心功能设施之一。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农产品批发市场充分发挥了蓄水池和调节器的作用,成为农产品保供稳价、解决卖难问题的重要渠道。但北京疫情的反弹,也暴露出农产品批发市场当前存在着一些缺陷和问题,为顺应新形势的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农产品市场仍是农产品流通主渠道

“我国农产品市场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全国现有农产品市场4.4万家,其中批发市场4100多家,年交易额在亿元以上的批发市场有1300多家,农贸市场、菜市场和集贸市场近4万家。去年批发市场交易额达到5.7万亿元,交易量为9.7亿吨,市场内各类经销商户有近240多万个,吸纳就业人员近700万人。”近日,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副司长胡剑萍表示,目前约七成农产品经由批发市场分销,农产品市场仍然是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

事实上,农产品市场的重要作用也正在凸显。据了解,疫情发生以来,各地农产品市场坚持开市营业,批发市场充分发挥了蓄水池和调节器作用,零售市场也有效发挥了便民服务功能,为保障市场供应、稳定价格作出了突出贡献。

尤其是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中心枢纽,不仅加快了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进程,而且对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保障城市供应、解决农产品“卖难买贵”问题、解决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推进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定疫情期间农产品供应、解决劳动人口就业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缺陷和问题仍存

作为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近期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疫情的暴发,暴露出我国在农产品市场建设和运营中还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

胡剑萍表示,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处于“谁投资、谁管理、谁运营、谁受益”的模式,还存在着规划布局不合理、公益属性不明确、建设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要求以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不小的差距。

“在我国4500多家农产品批发市场中,民营企业投资占比60%以上,有不少市场是一些村子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办发展起来的,市场化程度很高。”北京物资学院农业与食品物流研究所所长洪岚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很多农产品批发市场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模式运营,在信息汇集、质量安全检测、产品溯源、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等方面的建设与投入严重不足,市场运作与管理模式比较粗放。

洪岚还认为,目前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批零混业、公益缺失,所引发的环境卫生脏乱差、市场周围交通拥堵、附近社区外来人口集聚治安压力大等问题也是城市治理体系的长期痼疾。

“在一些发达国家,农产品批发市场人员物流有序,农产品标准化、物流标准化程度高,是真正完全的批发市场。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攒人气,通行批零兼营(法律不禁止),完全有异于发达国家批发与零售的分业模式。”洪岚表示。

如今,零售等领域正飞速进入数字化时代,农批市场的数字化进程却显得滞后。和普通零售业态相比,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明显缺乏创新动力,不仅在数字化创新上缺乏支撑,市场管理层也缺少大数据、云计算等方面应用的创新意识,对人才和技术的投入明显不够。

加快转型升级

我国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向现代化转型升级虽然困难,但势在必行。

胡剑萍表示,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农产品市场支持力度,提升软硬件建设水平,同时大力推动农产品市场立法工作,明确市场公益性地位,规范建设运营管理各项制度,为城乡居民创造更优更好的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

毫无疑问,软硬件建设水平的提升,是农产品市场转型升级的重要一步。洪岚建议,要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加快推动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现代化转型。以共用托盘和周转筐(箱)为抓手,以经销商品牌质量建设为核心,建立批发市场标准化物流主要应用规范场景,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场地进出效率和食品追溯能力。

除了提升农产品市场基本软硬件条件外,政策保障也需及时跟上。洪岚认为,农产品市场立法工作势在必行,“尤其要加快推进农产品批发与零售分业的立法,尽快配套相应的管理条例,落实到地,分流批发与零售的人流、物流,避免疫情再次从农产品批发市场暴发。”有专家曾预测,对于批发市场来说,批发与零售的分业,将减少其60%的人流、40%的车流,由此会导致市场营收减少20%左右,但会极大地提高市场管理方对市场的管控能力,提高市场的物流标准化运作水平,提高食品追溯能力,迅速改善周围交通拥堵、环境卫生脏乱差等状况。

公益性也是如今农产品市场发展不可忽视的一点。洪岚认为,批发市场的公益属性应该得到强化。在她看来,农产品批发市场一旦偏离了公益属性,它越是盈利,城乡居民和农民就会越吃亏。“发达国家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政府以地入股的比例很高,不少市场的管理人员是公务员,而且市场的公益性也较高,其目的是避免市场投资方在农产品批发环节逐利。”洪岚表示。

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投资力度,投资兴建了许多国有性质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比如在这次北京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北京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就是国企首农集团出资建设的。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家一直关注着批发市场的公益性与民生保障,出台了不少政策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规划建设和农贸市场改造升级。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想让农产品批发市场回归公益性属性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加快相关立法进程,使农产品批发市场公益性转型有法可依,依法办事;依法加强监管,对扰乱市场秩序,通过农产品批发市场非法牟取暴利的行为坚决严厉打击等。

有业内人士认为,下一步要加快补齐疫情中暴露出的农产品市场创新短板,进一步加大创新扶持力度,组织专项资金,完善针对市场管理方和商户的扶持体系,制定线上线下融合、市场采购方式、生鲜农产品进城、平台经济建设等领域专项扶持政策,从基层人才抓起,不断优化市场管理人才队伍,形成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新网数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