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造”车却不卖车,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 来源:网络
  • 更新日期:2020-11-17

摘要:   外界传闻已久的定制款网约车,终于得到了滴滴的“官宣”。11月16日晚,滴滴宣布与比亚迪合作生产的电动汽车“D1”将作为网约车车型正式投入使用,该车型专门为网约车场景

  外界传闻已久的定制款网约车,终于得到了滴滴的“官宣”。11月16日晚,滴滴宣布与比亚迪合作生产的电动汽车“D1”将作为网约车车型正式投入使用,该车型专门为网约车场景研发,将不会向普通家用消费者销售,而采用与经营租赁公司合作的模式向网约车司机供车。

  滴滴表示,D1将于12月在长沙上线。而关于首批上线的D1数量,以及更多上线计划,滴滴方面尚未透露。

  作为滴滴首款定制车,D1针对网约车出行场景,在车内人机交互、司乘体验、车联网等方面进行了定制化设计。滴滴出行总裁柳青表示,D1的设计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背后是千万次的用户反馈和近万次的深度调研,实时了解用户的需求。例如针对乘客,滴滴设计了通过滴滴App调节D1车内空调温度、风量等功能,提高用户体验。

  在运营模式上,D1将实现按整车付费到按公里付费的转变,以每公里2元的标准收费。在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看来,这是一种类似于“运营商模式和手机的关系”,“给电网付费但你不需要发电机”式的思路转变。

  “按照公里付费,是汽车的产业升级。”程维希望,滴滴提供的共享服务可以一点点的改变人们的出行习惯,而不是购买一辆私家车。

  程维认为,D1不仅是一款定制车产品,也是滴滴进入发展新阶段的开始。

  “原来滴滴专注于App、技术算法等软件方面的优化,未来则是软件与硬件一起迭代。”程维表示,D1的诞生让滴滴与乘客、司机的连接不再只有APP。

  同时程维坦言,D1首次在数据层面将整车数据与滴滴平台数据打通,实现了线下交通工具与线上运营平台的结合。未来例如司机、乘客的意见反馈等数据收集,会比APP更为精准和及时,这也将被持续用于完善网约车服务体系中。

  不过程维也表示,滴滴拓展汽车终端等硬件的布局,并不会对原本软件算法的优化迭代带来负面影响。他也分享了目前滴滴在这方面所取得的一些成果数据。

  在使用体验上,滴滴平台应答率从65%提升至了90%,拼车拼成率从27%提升至了75%,司机接驾时间从6分钟缩短到了3分钟。

  关于公众最为关心的安全,“滴滴让出行似乎美好了一点点。”程维称,滴滴平台的交通事故降低了34%,车内冲突降低了59%,安全功能知晓率达72.6%。

  那么,滴滴为何只“造”车却不卖车呢?程维给出了答案。他表示,提高出行共享率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共享化是未来出行的最优方案。在未来,购买服务将替代购买工具,一个人不必拥有一辆车,就可以拥有更加美好的出行体验。

  程维介绍,滴滴希望通过定制化、共享化的车辆来提高车辆的使用率,从而减少人民拥车的需求。“过去滴滴致力于优化软件,未来十年将会同步优化软件和硬件,快速迭代。我们预测,到2025年,共享汽车有望在滴滴平台普及超过100万台,新的迭代版本能够搭载滴滴自研的无人驾驶模块。到2030年,希望去掉驾驶舱,能够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无人驾驶。”

  不过,在青桐资本投资总监霍婷洁看来,网约车市场目前开始出现近饱和状态,新的规模增长点来自新的业务和新的市场。而滴滴确实对扩大用户规模十分渴望。

  降低成本也是原因之一,在比达咨询分析师李锦清看来,滴滴和整车厂合作网约车定制版,是对出行产业链进行的纵深推进。除满足用户出行便捷外,滴滴整合上游产业链,利用用户出行大数据,去影响或改变上游传统的汽车设计和生产,实现产业链生态闭环。

  “基于对上下游资源的整合,滴滴的大数据技术,可提升出行车辆每一个座位的效率,有效降低每公里整体出行成本。同时,有利于滴滴在新能源汽车和无人驾驶等新领域的布局,为滴滴与车企共建的汽车运营商服务商业化场景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李锦清进一步说。

  可以看出,车企向出行渗透,出行企业向制造业上游渗透,这种产业上下游的合作是双向的,目的都是提升效率。“效率的提高会转化成订单,滴滴需要更多的订单,来实现国内全出行渗透率8%的目标,”智察大数据分析师刘大伟直言。

  同时,定制车也会是个新故事。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方兴东认为,和其他小的出行平台目前只需要考虑提高市场份额不同,滴滴巨大的体量意味着其新的核心竞争力无法由其他单个新业务例如货运业务支撑,而是需要战略层面的转变。定制车以及关于无人驾驶的想象,或许是滴滴的新故事。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翰指出,滴滴当前如此火力全开,是因为对于滴滴来说,当前实际上面临着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通过加速拓展业务,实际上对于整个市场影响力的增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滴滴将有可能推动上市的进程。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进一步扩张市场无疑有利于上市的整体溢价水平。

  (《财经》新媒体综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