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各地“国资云”背后厂商

  • 来源:网络
  • 更新日期:2022-02-11

摘要: 起底各地“国资云”背后厂商 p#qiye a:link,p#qiye a:visited{text-decoration:none;} .text img {max-width:630px;}

起底各地“国资云”背后厂商 企业网D1net 北京 2021/9/1

近日,天津计划在2022年9月底前完成向“国资云”的限期迁移引发了普遍关注。“国资云”的落地依据是2020年底国资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其要求加快国有企业的数字转型包括基础设施、生产应用等。

据企业网记者了解,展开国资云行动的,远远不仅是天津,各地国资云及其背后建设厂商如下:

国务院国资云:中国电信、美利云、易华录、太极股份等;
四川国资云:四川能投、四川电信等;
北京国资云:铜牛信息、ST方科等;
上海国资云:宝信软件、数据港、云赛智联、电科数字等;
浙江国资云:杭钢股份、浙数文化、宁波建工等;
福建国资云:美亚柏科、三钢闽光等;
山东国资云:浪潮信息、浪潮软件、荣联科技等;
广东国资云:特发信息、省广集团、天威视讯、福能东方等;
江苏国资云:凤凰传媒等;
河北国资云:常山北明等;
陕西国资云:广电网络等;
天津国资云:天津松江等;
内蒙古国资云:包钢股份;
中科院:中科软、中科曙光等


防数据泄露、保障国有企业信息安全、实现自主可控是“国资云”的核心初衷。近年密集出台的《数据安全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个人信息保护法》,然而仍频频出现“数据泄露”、“数据勒索“等各类数据安全事故,促使国家欲加快央企及企业数据安全保护的步伐。


然而此举也引发了业界的一些关注的问题:


1、“国资云”与之前的“行业云”有何不同?是否会造成重复建设?是国家一张云,还是各地各自为政?标准谁来定?故障责任谁来负?


2、 “国资云”在技术先进性与安全性上,与目前市面上相对成熟的几朵云的差距有多少,有哪些?


3、 一纸“迁”令是否会破坏原有经济秩序和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上述问题及进展,企业网D1net将密切关注,及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