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网Logo
首页>互联网热点>

罗永浩成不了李佳琦,大佬直播消费粉丝还有前途吗?

登录 注册

罗永浩成不了李佳琦,大佬直播消费粉丝还有前途吗?

  • 来源:网络
  • 更新日期:2020-05-27

摘要:4 月 1 号罗永浩进行了第一场带货直播,到如今其已经相继进行了七场,在卖货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罗永浩作为一个商人的情怀。在直播中也难免会出现翻车的情况,但罗永浩却是积极为

4 月 1 号罗永浩进行了第一场带货直播,到如今其已经相继进行了七场,在卖货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罗永浩作为一个商人的情怀。在直播中也难免会出现翻车的情况,但罗永浩却是积极为用户考虑,不惜自掏腰包来为自己的失误买单,不愿让粉丝损失。其公关和人设也是得到了不少用户的支持,不得不说这样的罗永浩确实值得粉丝的厚爱。

但从这几场罗永浩直播的数据来看,一直都是在走下坡路的,尤其是每场的累计观看人数,从原先的四千多万人到如今每场只有五六百万的水平,相比最高水平时期下降了百分之七八十。这项数据已经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也就是说如果罗永浩继续直播下去,若是没有多少创新的话,很可能每场直播的数据很难再有大突破了。罗永浩是无法成为李佳琦,但对于罗永浩来说,他做直播带货的目的本就不是为了让自己成为李佳琦。

大佬、明星直播带货成趋势

其实在罗永浩之后,还有很多明星大佬加入了直播带货中来,有雷军、董明珠,还有刘涛、黄晓明等,他们不过是利用自己的明星效应来进行流量转化,提升变现水平罢了。我们都知道无论是明星还是大 V 主播,都有很多的粉丝去支持他们,因此他们去卖货的销售数据也会很亮眼。

如今线下实体店的处境很不好,如果不是必需用品,大多用户都会选择在网上进行购买,还能有优惠和便宜来占。互联网不同于其他媒体平台,没有时间和空间和限制,只要你有一部手机就能进行购物消费,而且各大平台都在推直播带货功能,一方面能提升商品订单量和平台营收水平,一方面还能为主播增加收入,何乐而不为 ?

从大佬直播的数据来看,带货效果还是很明显的,罗永浩每场直播都要卖出去上亿元的商品,董明珠第二次熟悉了套路,也能轻松卖出去 1.7 亿的货,大明星们就更不必说了。平台更是利用自己的运营能力去招揽大明星到平台来进行直播卖货,各个平台之间也是在暗中进行比拼,看哪家能卖出去更多的货,哪个平台的影响力更大。

事实证明,明星大 V 主播带货基础更好,带货效果也是更好,平台的前旗投入要更低一些,当然明星大佬的入驻费用不包含在内。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明星大佬加入到直播带货的行业中来,这种现象俨然已经成为了一种行业级现象,直播平台之间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

罗永浩直播卖货这步走对了 ?

在此之前罗永浩做过新东方的讲师,走上过讲台 ; 自己创业做过媒体,还硬怼西门子、方舟子 ; 后来还做锤子手机、电子烟等等,对于行业是十分熟悉和了解的。但是对于他本人来说,并没有做出一款十分成熟的产品,亦或者说一件能拿得出手的作品。因此,这个时候的罗永浩选择进入直播带货领域,并且凭借自己的个人影响力来卖货,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首先,通过这几场的直播,罗永浩真的卖出去很多的货品,并且还得到了大量用户的支持和认可。特别是多场直播都以助农扶农为主题,顺应大势 ;

其次,罗永浩个人经历足够传奇,本身就有一大票的粉丝在支持他, 还有很多看热闹的人群,这样的流量不去做直播带货那就浪费掉了 ;

再有,罗永浩的人设通过这几场直播也做了起来,他希望可以和粉丝交朋友,不坑粉丝。在多次出现翻车现象后,罗永浩积极进行调解,宁愿自己赔钱,也要保证粉丝的利益,这种行为哪能不被粉丝喜欢 ?

大佬直播有未来吗 ?

五六百万的单场累计观看人数,每场二十多万的成交订单,两三千万的销售额,足以说明罗永浩的带货能力了。即便利润仅仅是百分之十的水平,那也是上百万的收入了。如此,大佬直播的水平也就表现出来了。但是想要再有突破,就很难了。除了要建立一个让人信任的形象外,还要有足够吸引人的直播能力,包括刺激用户消费的话语术、搭配产品选择以及运营水平等,而罗永浩团队在这些方面都是有所欠缺的。

随着粉丝红利被消耗殆尽,大佬带货直播也会遭遇不小的困难,这是必然的。想要打破这个限制,就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努力,这也是需要时间来进行操作的,无论是罗永浩还是那些大 V 明星,都是如此,都需要经历这个阶段。在消费粉丝之后,他们的 钱途 就需要靠自己去掌握了。

笔者认为大佬明星进行直播带货看中的就是自己的粉丝价值,消费粉丝当然是一种方式,可是想要持续做下去还是要有过硬的自身能力,这并不容易。罗永浩接下来还会进行多场直播,但对于直播过程的操作必须要谨慎了,多次翻车令他损失不小,只有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才能将直播带货做起来。

特别声明:本文为 DoNews 签约作者原创,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转载请联系 DoNews 专栏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 idonews@d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