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网Logo
首页>互联网热点>

从华为逾 1 万个内部办公室中走出,企业级大屏市场迎来破局者

登录 注册

从华为逾 1 万个内部办公室中走出,企业级大屏市场迎来破局者

  • 来源:网络
  • 更新日期:2020-06-11

摘要:几年前,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全球智能办公进入市场启动期,大量旨在帮助更好地联接起个人和企业组织的智能办公 SaaS 涌现。发展至今日,该领域已有微软、谷歌为代

几年前,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全球智能办公进入市场启动期,大量旨在帮助更好地联接起个人和企业组织的智能办公 SaaS 涌现。

发展至今日,该领域已有微软、谷歌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盘踞,也有 Salesforce、Adobe 等软件公司抢夺山头,一众创业公司更是摩拳擦掌。

当各类软件层出不穷、逐渐杀成 红海 之时,办公室内的大屏设备,也在展开着自己的技术演化故事线。

因为,通过软件的改造实现业务上云、数据上云还算不上完满,在真实的办公室场景中,来自云端的 智慧 仍需要通过搭载在硬件上才能发挥价值。

2015 年时,在智慧办公这个概念还相对小众的年份,微软以其 84 英寸 巨型平板 Surface Hub,开启了市场对于企业大屏设备的认知。不过当时,AI、云计算、5G 等关键技术远称不上成熟,市场上对这一新鲜事物的需求也并不十分具象,企业大屏设备自然也就没有太多智能化的部分。

显然,现在的情况已经有所不同,智慧办公有多火已无需赘述,但有一个新晋玩家值得注意——近日,掀起了智慧屏办公热潮的华为或成为行业破局者。

6 月 1 日,华为正式在京东商城预约发售其企业级大屏设备华为企业智慧屏 IdeaHub S 和 IdeaHub Pro。其中, IdeaHub S 分为 65 英寸挂墙、65 英寸落地、86 英寸挂墙三款可选,售价 26298 元起;IdeaHub Pro 同样分为 65 英寸挂墙、65 英寸落地、86 英寸挂墙三款,售价 37298 元起。

值此线上带货季,华为企业智慧屏也成为了华为首个由高管在线直播带货的 B 端产品。

纵观全球企业大屏设备市场,华为企业智慧屏主打 超大智慧平板、旗舰级智能云会议和海量 App 应用 三大功能亮点,对比市面上同类 60 寸以上企业大屏普遍 3 万以上的价格,率先在高性价比企业大屏市场形成卡位,对于该区间之后的后进者,显然提高了入场门槛。

从芯片到生态,云计算、AI、5G 加持下的新物种

想象一下,当人们已经能够轻易地从云上调度各种最新的技术和服务,但在办公室、会议室等待着你的是一个个等待开机、连接、设置的投影仪、电子白板、麦克风、音箱、视频会议设备、会议室 PC、Pad 等等。这肯定不是人们所设想的智慧办公和企业数字化转型。

根据我们现场体验,首先最直观的一个感受是,它有身为 超大智慧平板的自觉 :完美替代了上面提到的这些碎片式的会议室设备。

传统有线投屏往往超过 10 种不同的视频接口,终端适配、转接是最大的问题,效率低下,而眼前这款超大智慧平板一款智慧屏可以实现一键分享,不受 线 制。在投屏上,手机、电脑、PAD 均可无线投屏,支持投屏码投屏、二维码投屏,后续还会通过固件升级提供 NFC 一碰投屏能力,且业内率先实现无线投屏 1080P 60 帧帧率,在无线投屏模式下也可以非常流畅的播放高清视频,业内普遍停留在 30 帧或者更低。

而所谓 旗舰级智能云会议 的体验,一方面在于华为企业智慧屏内置原生智能云会议,开箱即可实现业界顶级的 1080p 全高清视频会议和 4K 文档共享,无需额外添加 OPS 设备,另一方面在于对画面的智能识别追踪功能。主要用在团队会议期间的多人发言场景,可以实时取景,将画面调整为适配实时发言人的角度。

海量 App 应用,则指向大屏背后联接的整个办公应用生态。据了解,在华为应用市场,已有企业智慧屏专属大屏应用专区,170 + 大屏办公应用适配。

其中还有一些几乎不易被察觉但非常关键的体验。

例如大屏白板类产品的一大关键性能参数——书写时延。这里华为的表现是 0.035 秒。几乎是纸上一般的流畅书写体验。对此华为还给出了一个有趣的 Slogan:让创作跟上大脑的速度。

速度之外,手写识别的智能程度也在提升,屏幕可以让草稿变正稿,从而解决手写字体潦草,画图不规整等问题。

据介绍,所有这些引领行业的企业级体验背后,云、AI、5G 是 3 大技术关键词。

一直以来,华为追求的是全栈 AI 能力,即涵盖从算法到 AI 芯片的完整链路。

表现在这次的企业智慧屏中,智能语音助手、智能显示、智能手写识别、限制声音传入范围的智能音幕、发言人跟踪等多项功能,都基于华为自身的 AI 研发能力;云服务是其底层基座,各类协作应用、AI 算法承载在华为云上,可以快速迭代从而为终端持续输出生产力;在音视频能力上,云和端的协同会带来良好的网络适应性,视频 30% 抗丢包,音频 80% 抗丢包,业内最佳,512k 带宽也能保证视频会议流畅;而这款智慧屏是面向 5G 时代而生,其互联性和移动性将借助 5G 技术得到放大。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预计,不同于消费者终端,这类企业级终端的更新周期会是 3~5 年一换,为了预留出周期内设备智能化的足够算力空间,在最最底层的芯片层面上,安装了 两颗心脏 ——双 SOC 设计,将独立并行执行图形计算、AI 计算以及音视频编解码引擎,支撑多并发的计算任务。据了解,现有的产品只耗费了 30% 的计算能力,还有 70% 的算力富余可为更多的智能计算任务待命。

华为祭出了几大前沿技术,相信业内其他终端设备厂商会更有紧迫性。

据了解,至今多数的会议平板厂商是基于安卓系统系统开发,但在没有视频会议硬终端的前提下,安卓系统上的云会议软编码分辨率一般只能达到 540P,因此这些会议平板的高清会议功能要采用外挂 OPS 电脑、Windows 系统的软终端会议方案来实现。即使这样,一般也只能支持软编码 720P 的清晰度。若想要实现 1080P 的云会议,还需要购置 4 核 i7 级别 CPU 的 OPS,额外花销巨大,还会带来很多体验问题。

华为为什么要做企业智慧屏?

一手操刀企业大屏设备的,正是华为在今年年初升级的战略业务部门——云与计算业务部。

或许你会疑问,华为不是已经从 WeLink 切入智能办公市场了吗?云与计算业务部为何还要做这样一款终端设备?

对此我们了解到,对于云与计算业务部而言,这是团队水到渠成的一款企业级硬件。

首先,华为已经在家庭大屏设备上推出过系列产品,完成了面向家庭市场的专业视讯产品的经验积累,因此可以在大屏市场把硬件技术能力继续开放给更多的企业用户。正如华为云与计算中国区 CMO 张鹏所言: 华为企业智慧屏将通过打造智能时代的全新生产力工具,让数字化的红利惠及每一个会议室、开放办公区、高管办公室和家庭书房,从而提升企业全员数字化协同办公能力和工作效率。

其次,企业级大屏之于华为云,相当肉身之于灵魂。

云与计算业务部成立之后,为其进入智能办公市场定下全场景的基调:1+3+X。

1 是基于云和 AI 重构企业的办公数字化,华为云 WeLink 承此重任,于去年 12 月 26 日正式商用。数据显示,过去的近半年里,华为云 WeLink 新增企业数数十万,新增日活用户数超 100 万。

3 指聚焦三类智能协作终端,第一类是面向专业会议的智真系列;第二类是面向团队协作的企业智慧屏系列,即本次发布的系列化新品;第三类是面向个人办公的智能桌面系列(后续推出)。

X 是指开放合作,构建生态,包括软件生态与硬件生态,华为将与合作伙伴一起为千行百业的客户服务。

再者,新基建的大背景下,华为面向政企客户要做的一件大事,即帮助其实现数字化转型,这也正是华为自己作为一家拥有超过 20 万员工的跨国企业过去数年所经历的自我革命。

和 WeLink 类似,企业智慧屏之所以能够问世,同样是华为内部 1 万多个会议室中一次次试错、对智慧办公场景理解的一次次加深中成型。

此外,华为还会将应用在企业智慧屏与华为云 WeLink 中的核心会议能力开放出来,推出华为云会议产品,开放 SDK,让更多厂商轻松将华为领先的视频云会议能力集成到自己的产品中,帮助更多产品快速构建高质量远程会议协作能力。

驱动企业大屏设备走向智能化

去年年底,华为云 Welink 横空出世,搅动智慧办公一汪春水。自这之后,有观点认为,以其技术储备,华为既然决定了要做智能办公的生意,不会只有 Welink 一个支点。

无论是面向消费端还是政企客户市场,华为时常强调的一个技术逻辑是 端云协同 ,即既要有云上平台的能力,也要有设备终端侧的布局,两者会是有机地演进。这一点放在智慧办公场景也不例外。

如今,在华为云 Welink 宣布正式商用后的 6 个月,我们终于看到了将与 Welink 形成合力的企业级终端亮相。

对于大屏设备而言,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企业场景使用的这些品类也没有明显分化成新的物种。但需求却推动着办公场景中智能协同的发展。

时间上,以往的传真、打印、电话、文件传输等信息流转环节繁琐耗时;空间上,异地视频会议协同效率低、开一次会需要进行大量的跨装置(移动装置、电脑等)准备工作。且不同企业对于智能办公纵然有着诸多个性化的需求,但归根结底,都是要实现更高的办公效率和协同程度。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成为行业普遍趋势,以及 AI、云计算等前沿技术不断得到突破,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显现。

过去几年我们可以看到,以微软、三星等企业推出的大屏设备为例,其开始配备一些诸如手写识别等较基础的智能功能。但整体来看,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 AI 能力还在成为智能办公产品标配的路上前进。

智能化为大屏设备带来的主要改变,是使得大屏设备不再是单一的、平面的存在,变得拥有越来越强劲的生产力属性,甚至会是智慧办公、数字化转型中的交互体验主要入口。

换言之,这也就意味着,企业级大屏设备的市场竞争重点,会从单纯的产品转变到整体智能生态上,对其底层的技术驱动提出很大挑战。帮助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完备的 硬件产品 + 软件平台 + 场景应用 的整体解决方案,大屏设备作为整个价值链中的一环深度参与其中,科技大厂在云上的技术实力能够借由大屏设备更容易被用户所感知。整体来看,企业智慧大屏整体市场还处于早期成长阶段,远未形成明显的梯队划分。

预料未来的市场竞争也将随着诸多成熟的智能产品问世而颇具看点。当然,回到当眼下,华为今夜的企业智慧屏的带货直播绝对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