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网Logo
首页>互联网热点>

亲测:我们被淘宝、饿了么、滴滴“杀熟”了吗?

登录 注册

亲测:我们被淘宝、饿了么、滴滴“杀熟”了吗?

  • 来源:网络
  • 更新日期:2020-06-15

摘要:  作者:IT时报记者 李丹琦 IT时报见习记者 孙鹏飞   30秒快读   1、别人买几百元,为什么电商平台总给我主推上千元的产品?视频会员、电商会员、网盘会员,为什么用苹果手机

  作者:IT时报记者 李丹琦 IT时报见习记者 孙鹏飞

  30秒快读

  1、别人买几百元,为什么电商平台总给我主推上千元的产品?视频会员、电商会员、网盘会员,为什么用苹果手机的我总比安卓党更贵?新会员连领优惠券,为什么老用户不见优惠券踪影?

  2、如果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不用怀疑,你被大数据杀熟了。

  “有人说带着偏见看世界才有看待世界的方式,可看待世界不需要预设任何方式。”

  这段台词来自近期刷屏的快手宣传片《看见》。是的,每一个沉默的声音,都值得被关注,每一个平凡的故事,都值得被记录。

  但你可曾想过,当科技发展打开便捷之门时,一扇能看见更远风景的窗似乎被关闭了。信息茧房、奶头乐,这些名词背后,指向的是那个由大数据和算法创造的世界。

  “技术是中性的,各家公司的运用会有差别。公司逐利,无可厚非,但最终还是要看用户选择。”在谈及这些名词时,某上市公司CTO告诉《IT时报》记者。

  只是当现实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被各类App裹挟时,忧虑显现。不少新闻中,安卓版和苹果版手机对同一产品及服务收费不同,VIP用户无法享受到新用户的礼券,甚至因千人千面被推荐低性价比产品等现象,被笼统地称为“大数据杀熟”。

  不过,目前法律层面还未对大数据杀熟有确切的定义。法律能监管的,是平台对用户差别化对待的乱象。

  为此,《IT时报》记者测试多款主流App,一探那个被数据和算法预设的世界和背后的故事。

  千人千面的推荐

  别人买几百元

  为什么给我主推上千元的产品?

  参差百态,才是幸福之源。

  机器会比你更懂你吗?这是一道哲学题。

  在淘宝App输入关键词“红色高跟鞋”,平台出现吊诡一幕。在淘宝页面排在前三位的物品,单价均在千元以上。直至排在第四位的,才是售价138元的鞋品。

  红色高跟鞋价格对比

设备

广告价位

非广告前两款平均价

价格升序最低价

淘宝

手机1

1280

1514.5

42

手机2

599

313

27

手机3

599

267.5

59

京东

手机1

/

183

158

手机2

279

183

158

手机3

599

163

158

拼多多

手机1

168

184.65

5

手机2

168

25.38

5

苏宁

手机1

688

239.5

16.2

手机2

688

269

16.2

  相比其他用户的显示结果,排在前三位的产品中均未出现售价上千的红色高跟鞋。

  这或许与记者在不久前购买某奢侈品牌项链的经历有关。

  为了表达追求性价比产品的需求,记者点击价格升序按钮,试图从低价产品中寻求合适产品。在勾选“根据大部分用户的喜爱为您挑选一下商品”一栏后,记者发现,价格最便宜的商品售价为42元。

  令人费解的是,相同操作下,其他淘宝用户显示的商品排序从30元起步。

  这意味着,一次购买经历使记者被定位为对“高价值商品感兴趣”的买家,于是就算购买低价商品,也会比其他用户贵十几元。

  这不是个例。

  搜索“盲盒”,记者页面显示的产品以5元起步,但多位用户的最低价为2元。相比他们,记者需要支付2.5倍的价格。

  盲盒价格对比

设备

广告价位

非广告前两款平均价

价格升序最低价

淘宝

手机1

59

59

5

手机2

59

59

2

手机3

59

59

5

京东

手机1

59

59

1.45

手机2

59

59

1.45

手机3

/

59

1.45

拼多多

手机1

69

8.32

1

手机2

35.1

8.75

1

苏宁

手机1

58

127.5

9.48

手机2

58

127.5

9.48

  似乎淘宝平台大数据屏蔽了部分机器认为不符合记者消费特性的产品。

  对此,民间互联网安全组织网络尖刀创始人曲子龙认为,这可能涉及CDN数据缓存问题。“大型互联网公司,拥有众多CDN节点。不同节点存在数据不同步情况,所以价格升序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也有另一种解释。

  一位大数据方面技术人士表示,具体算法上,机器主要通过分类用户信息再做推荐。“要准确匹配用户画像,主要靠的是数据量和标签准确度。”

  事实上,目前要实现大数据背景下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推荐,主要采用协同过滤算法,通过提取用户的历史行为做出推荐。

  “这套算法目前很可能使推荐结果越来越同质化,缺少结果的多样性。”前述业内人士说。

  这意味着,用户Shopping可选择范围会被机器限制,从而缺少面对参差百态商品时的购物乐趣。

  浙江泽鼎律师事务所律师夏谨言告诉《IT时报》记者,根据《电商法》第18条规定,消费者自主搜索商品信息时,电子商务经营者需提供全面的搜索结果,而不是只提供其通过大数据手段筛选后的结果。

  但从记者的测试经历来看,显然是“被定义”了,而且非记者所愿,《IT时报》记者为此曾数度拨打淘宝/天猫的客服热线,却一进入人工系统便被直接挂断,电话始终未能接通。

  神出鬼没的优惠券

  天猫新用户能连领三次

  老用户不见优惠券踪影

  优惠券悄无声息,如果它拥有被看见的权利,也能收获更多人的喜欢。

  对于消费者而言,领取购物券、津贴,是Shopping时的一种快感。只是,它们神出鬼没,如同“玄学”。

  如果不是这次意外,林女士甚至不会发现,天猫旁氏官方旗舰店里的“隐形”福利。趁着店铺促销活动,林女士计划购买99元的补水霜。

  活动链接显示,一个ID限购10瓶。令林女士困惑的是,购买6瓶补水霜后,她的账户突然被限制了购买资格。她不得不通过家人的账号购买同款。

  此时,通过登录家人账户,她发现店铺出现1张5元的无门槛减免券。

  为了测试购物券的出现是否只是巧合,她连续用家人账号3次下单,最终价格都比她使用自己账号便宜5元。

  林女士很疑惑。旗舰店客服解释称,一人只能领取一张新人券,但对家人账户为何能连续领取三次优惠券,没有做正面回应。

  最终,客服表示可以向林女士退款30元。此后,林女士家人账户再未看到优惠券的身影。

  记者打开淘宝旁氏官方旗舰店后发现,目前该店铺正在进行天猫618的活动,补水霜界面没有可领取的优惠券。

  客服向记者表示,优惠券只有不做活动的时候才有,新老会员都可领取1张5元优惠券。但如果注册了会员,新客户可以分别领取新、老会员各一张的5元减免券。

  曲子龙认为,之所以会产生同产品优惠券的差异,有很大程度上在于商家的营销推广。

  淘宝平台主要由商家决定商品的价格。淘宝客作为淘宝的推广模式之一,可以帮助卖家推广商品同时获取佣金。用户在搜索相同产品或通过淘宝链接打开某款产品时,如果触发到淘宝客的推广,则会在商品界面出现隐藏的购物券,最终产生不同的价格。

  但优惠券的故事,不只出现在淘宝中。

  外卖出行红包捕捉表

 

_

手机A

手机B

饿了么

某炒冷面店

满39元可使用津贴1元

满39元可使用津贴2元

某牛杂店

满56元可使用津贴2元

新会员福利

某炸鸡店

满75元可使用津贴1元

满75元可使用津贴1元

高德地图

从江宁路到东方明珠

阳光出行、享道出行预估33元、34元

阳光出行、享道出行预估23元、24元(手机B被赠送一张10元打车券)

从江宁路到虹桥火车站

阳光出行、享道出行预估59元、63元

阳光出行、享道出行预估49元、53元(手机B被赠送一张10元打车券)

滴滴出行

从江宁路到东方明珠

常用快车22.4元,较少用礼橙专车53元

常用礼橙专车36.8元,较少用快车26.7元

从江宁路到虹桥火车站

常用快车45.6元,较少用礼橙专车87元

常用礼橙专车67.3元,较少用快车45.6元

  打车走同一段路,或许在很多用户看来,意味着相近的价格,细微的价格差别可能在于因堵车造成的停顿以及雨天的临时提价。但如果横向比较,或许会发现价格上的差异。

  用高德地图从《IT时报》社打车前往上海虹桥火车站,记者手机界面显示,使用经济车型价格在60元左右。但相同的起始点和目的地,却比其他用户贵了10元。差异的来源,便是优惠券,一张由高德发放的一天有效期10元打车券。

  高德客服表示,优惠券主要通过高德地图及合作平台发放。但对高德发放平台优惠券背后的机制以及对何种用户会在优惠券上倾斜时,客服人员没有正面回答,只表示请记者多关注平台界面。

  优惠向新用户倾斜的,还有外卖平台App饿了么。

  在一家烤冷面店里,记者发现,店铺提供满39元可使用津贴1元的福利。然而,当这一福利出现在一位饿了么非VIP会员的页面上时,显示的却是满39元可使用津贴2元。

  会员竟然比非会员津贴少,这让记者这个饿了么老会员颇为不满。

  对此,饿了么客服表示,津贴数额由平台系统随机生成,不同用户访问同一家店铺时可能会出现数额不同的情况。但问及用户此后访问同一家店铺时,津贴数字是否会变化,客服没有正面回答,只表示一切以App显示为准。

  对此,夏谨言表示,如果电子商务经营者发放消费券没有公平的标准和规则,而是依据其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后给不同消费特征的人发放不同面额的优惠券,这个行为造成的最终结果就是:电子商务经营者对于同一种商品或服务给不同消费特征的人设置了不同的价格,那么这就是“大数据杀熟”的另外一种手段。

  上交“苹果税”

  开通百度网盘年费

  苹果高出24%

  那些不假思索就说自己不够潮的人,应该亲自来这里看看。

  对于不少人而言,一台苹果手机曾意味着“潮流”的起步。

  然而,如今苹果手机面临着华为、小米、OPPO及vivo等安卓手机品牌的崛起,曾经的光环不再。随之而来的,还可能是用户为苹果系统支付更高的App服务价格。

  以全民K歌为例,由于两个苹果、安卓手机上的账户此前均未开通过VIP业务,两者的VIP年费分别为240元和288元,用苹果手机要多交20%的年费。

  无独有偶,如果选择百度网盘会员VIP服务,在苹果手机端一年的服务费为118元,平均9.9元/月。而在安卓手机端,百度网盘会员VIP服务的年费为96元,平均8元/月。前者比后者高出22.91%。

  如果选用百度网盘超级会员服务,安卓手机连续包年年费只要263元,而苹果收费328元,后者要高出75元。

  此外,如果购买网易云音乐的黑胶VIP服务,苹果手机要多交20元年费,比安卓手机多支付14.49%。

  《IT时报》记者评测发现,多款App在苹果和安卓系统上的收费价格不尽相同,苹果用户要多交10%-25%。这似乎传递出App开发商针对苹果、安卓手机用户,差异化对待的味道。

  同一账号登陆不同系统终端的APP VIP价格

 

_

安卓

苹果

备注

苹果溢价幅度

携程

包年88元

包年88元

/

/

饿了么

包月10元

包月10元

/

/

美团外卖

1个月3元,3个月8元

1个月3元,3个月8元

新会员福利

/

盒马

258元一年

258元一年

/

/

QQ音乐

首月4.8元,次月11.4元

首月5元,次月12元

新会员福利

4.17%、5.43%

网易云音乐

连续包月13元

连续包月15元

/

15.38%

腾讯视频

1个月20元,连续包月15元

1个月25元,连续包月19元

/

25%、26.67%

爱奇艺

黄金会员包年178元

黄金会员包年218元

/

18.35%

优酷

季度VIP79元

季度VIP88元

/

11.39%

全民K歌

包年240

包年288

/

20%

百度网盘

VIP、SVIP包年分别为96、263元

VIP、SVIP包年分别为118、328元

/

22.91%、24.71%

微博

1年108元

一年118元

/

9.26%

知乎

盐选会员连续包年198元

盐选会员连续包年198元

/

/

喜马拉雅

1年218元

一年268元

/

22.94%

  多位开发者表示,苹果端的分成比安卓端更多。事实上,早在2015年9月,苹果就已经告知中国开发者,App Store的应用价格和应用内购价格将先扣除中国地区的交易税后,再跟开发者进行三七分成,税率是2%。

  例如,用户在某App上的虚拟消费(购买会员、购买线上课程等)为100元,苹果会扣除2%的税,剩余金额再与开发者进行三七分成,最终到开发者手里只有68.6元。

  安卓应用商城则不以开发者分成为主,以广告费为主。尽管国内手机厂商应用商城也会对优质游戏进行分成,有些高达50%,但安卓应用和大部分安卓游戏只需要支付竞价排名的费用。

  但是,在测评过程中,《IT时报》记者发现仍有携程、饿了么、美团外卖、盒马等App的VIP价格在安卓端和苹果端相同。这些App主要以实体产品和服务为主。

  另外,知乎是以虚拟产品为主,其会员费在安卓端和苹果端同价。

  对此,曲子龙表示:“主要还是看开发者是否在运营策略上,额外承担由于使用苹果应用市场多产生的扣税及分成成本。”

  这似乎意味着,开发者认为苹果用户对价格更不敏感。

  记者手记

  爱恨交加的大数据

  痛苦的人,总是携带傲慢与偏见。

  幸福的人,总是多一分宽容与慈悲。

  当“大数据杀熟”频频出现在大众视野,多位采访对象均表达了这样的疑惑:“大数据杀熟的确切定义是什么?”

  夏谨言直言,这不是一个法律术语。目前法律上针对 “大数据杀熟”中涉及对同一产品或服务在相同条件下设置差异化的价格有所规范。“因为这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她说。

  而前述技术人士也表示,目前来看,大型科技企业不大可能针对同一款产品直接产生不同价格。

  但大众对大数据杀熟的话题依旧敏感。究其根源,他们担心的是在大数据+AI算法之下带来的傲慢和偏见。从推荐机制、优惠券分发偏好、到苹果税,他们的不安深埋在由互联网企业提供的信息茧房之中。他们害怕失去信息的自由选择权。

  这不是骇人听闻。

  在《人类简史》中,作者尤瓦尔·赫拉利传递出对人文主义丧失的担忧,认为人类的自由意志可能会被终结。机器比你更懂你,人类最终成为机器和算法的产物。

  如果说物化人类的是科技,更确切地说那是科技背后逐利的人心。

  好在,情况正在改变。

  两会期间,《民典法》获表决通过,将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其中针对当下互联网、大数据领域产生的有关设计网民隐私等问题,《民典法》已做出规范。

  近年来,“科技向善”日渐被提及,其核心思想,人是技术的尺度。那时,互联网企业不再是把控用户长时间留足手机屏幕的那只手,而是对深陷其中的人群伸出的援助之手。

  法律约束和向善共识之下,大数据终将回归中性的定位。那时,大数据杀熟终将成为过去,信息茧房和奶头乐的质疑也将消弭。

  尽管目前无法确认那一天何时到来,但至少,距离“看见”那一天,并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