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行业累计融资超300亿元、日订单4700万单、累计注册用户超过4亿……经历了几年的跌宕起伏,共享单车行业仍得到了长足发展。
行业累计融资超300亿元、日订单4700万单、累计注册用户超过4亿……经历了几年的跌宕起伏,共享单车行业仍得到了长足发展。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给城市出行带来诸多挑战,共享单车以通风性佳、无接触、通勤便利等特点,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了独特的保障作用。
6月29日,中国交通报社联合滴滴出行主办的第四期“交点”沙龙在线上举办,来自行业管理部门、专家、企业、媒体等100余位代表参与,在线交流共享单车的发展现状与未来,探讨在倡导绿色出行、协同治理等方面的突破与创新。
第四期“交点”沙龙云合影。
单车需求激增 骑行将有AI助力
“疫情发生以来,共享单车骑行里程增长近一倍,给群众提供了一种健康、可靠的出行选择。”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共享出行研究团队负责人尹志芳介绍,通过分析北京市共享单车的骑行数据,发现骑行需求在近期增长迅猛。
“我们选取了某单车公司在北京市2018年1个月的运营数据进行分析。共享单车骑行量在一天内呈M型分布,工作日骑行量稳定在日均90万次以上,周末骑行量在日均50万次以上。可以看出,共享出行的骑行目的主要是通勤。”尹志芳认为,“企业要根据用户的需求和骑行规律,注重骑行路径上的连续性,加强调度能力,结合骑行热点解决用车与停车需求。”
通勤是骑行共享单车的主要目的。
滴滴出行旗下青桔单车正通过合理投放、科学调度、高效运维、规范停放等多项措施,以优化共享单车停放秩序为抓手,从根本上解决供需匹配难题。
“我们根据城市总量、骑行需求、区域特征等多重因素合理制定投放计划,保证车辆按需分布。按城市管理要求设置停车点、禁停区,引导用户规范停放。”滴滴出行两轮车事业部运营负责人宋志伟说,在智能停放和用车需求服务上,滴滴出行应用北斗高精定位技术升级电子围栏,在分体锁GEO车型实现了“无桩车辆有桩化管理”,目前已在深圳、武汉、北京、杭州等地开展运营。该车型自4月份进驻深圳运营以来,用户的定点停放比例高达95%,相比其他地市运营的普通马蹄锁车型,青桔在深圳的定点停放车型日常运维需要干预的频次仅为马蹄锁车型的五分之一。
宋志伟介绍,滴滴出行还制定了“AI智能方案”,在骑行过程中收集和分析大量车辆传感器数据,识别标记颠簸路段,提醒用户骑行过程中注意。骑行行为感控SDK系统还能识别用户在骑行过程中打电话、玩手机,以及超速、逆行等行为,及时提醒与管控,保障骑行安全。
单车出行增强城市交通韧性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挑战。疫情威胁下,我们的城市交通该怎样发展?推广健康出行,打造“韧性城市”(Resilient city),成为与会专家的关注点。
“根据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署定义,韧性是系统、社区或社会受到干扰时,能及时通过有效地抵抗、吸收,响应与适应外部变化,并从其影响中快速恢复的能力。”尹志芳介绍。
“‘韧性’的本质是绿色和健康,‘韧性城市’更可以理解为‘绿色健康城市’。”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杨新苗说,其核心理念是构建能够化解、抵御外界冲击和影响的系统,并保持城市的正常运行,“在当前,就是要做好绿色出行和公共交通的衔接,绿色健康的共享单车正可以成为公共交通的一部分。”
青桔单车在疫情期间保障安全出行。
在杨新苗看来,减少城市能源净输入是提高韧性的关键,共享单车的推广不仅可以满足居民日常出行需求,减少雾霾的产生,还能战时担当防疫重任,减少病毒的接触、传播,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的出行方式。
“疫情以来,青桔单车建立了疫情期日报机制,严格进行无差别消毒,率先制定并发起两轮车消毒团体标准编制,让共享单车成为安全可靠的出行方式。”宋志伟说。
行业管理亟待地方立法样板
一面是解决出行难题,增强城市韧性;一面是无序停放、“单车围城”——共享单车治理,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张柱庭就此对相关法律规制作出分析。
“目前来看,个别地方出台了一些地方性法规、规章,但使用范围有限,更不能规定全国的行政许可项目。”张柱庭说。
缺少法律规制,这个现状如何突破?张柱庭认为,共享单车行业可以通过推动地方立法、建立协同管理体系等综合手段调整不断发展。
“共享单车是公共交通服务体系组成部分,属于《节约能源法》中‘鼓励使用非机动交通工具出行’和《电子商务法》中‘鼓励发展电子商务新业态’的范畴,按照法律规定,其治理体系需要有关部门、行业组织、经营者、消费者共同参与。”张柱庭说。
“根据《立法法》,国家尚未制定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可以根据本地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由此可见,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应当由城市立法。”张柱庭说,“目前,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协同管理体系亟待地方立法样板。”
结合实际严控投放标准
结合共享单车协同治理的话题,东南大学交通与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顾大松分析了行业政策背景,并介绍了云南昆明、江苏南通两地在共享单车治理上的实践做法。
2018年以来,江苏南通采取“招标引进、精准停放、履约考核”的方法,分步骤严控共享单车投放。第一阶段建设不少于500个精准停放网点,投放1万辆共享单车。后续南通逐步增至1500个网点,并按照市区人口3%的比例,将共享单车的总量控制在3万辆左右。
2017年,交通运输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不鼓励发展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顾大松认为,这并不代表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的服务被禁止,各地仍然在结合实际对相关业态开展治理。
2018年7月,《昆明市共享单车运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中规定,不得投放电动自行车、助力自行车作为共享单车供市民使用。
但随着群众需求上升,昆明于2019年修改《昆明市共享单车运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将共享助力车纳入管理规范中,规定共享助力车必须具备脚踏骑行能力,最高时速不超过20千米每小时,并实行科学规范停放秩序。
“在实践中,昆明结合本市实际,对共享助力车在品牌价值、运营能力及其在其他城市运行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后,再决定是否允许其投放。这样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也可以为其他城市在严控中发展共享助力车提供借鉴。”顾大松说。
相关文章推荐
新网新人专享,注册领SSL证书百元神券2022-09-15
新网与亚洲诚信达成战略合作,携手共建安全云生态2022-09-06
企业网站没有SSL证书,你将面临......2022-09-27
SSL协议、TLS协议,有什么区别?2022-09-26
网站跳出率高?可能是没装SSL证书2022-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