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滴滴没有退路

  • 来源:网络
  • 更新日期:2020-07-01

摘要:" 两个黄鹂鸣翠柳,自动驾驶也能走;一行白鹭上青天,自动驾驶也安全;闲敲棋子落灯花,自动驾驶送到家 ……",6 月 27 日,借助央视主持人、段子手朱广权的诙谐 Rap,滴滴揭开

两个黄鹂鸣翠柳,自动驾驶也能走;一行白鹭上青天,自动驾驶也安全;闲敲棋子落灯花,自动驾驶送到家 ……,6 月 27 日,借助央视主持人、段子手朱广权的诙谐 Rap,滴滴揭开了其自动驾驶业务的神秘面纱。

国内方面,百度 Apollo 、文行知远都在 2019 年就上线了自动驾驶出租车试运行服务;国外,滴滴的 出行老前辈 Uber 则早在 2016 年就推出了此类服务,虽然它们都还只是试运行。

相比其他业内知名自动驾驶公司,滴滴去年 9 月才将其自动驾驶部门升级为独立公司,虽然晚了一步,但宣传阵势显然不低。

对滴滴来说,自动驾驶必须做,而且不能失败。

要么前进,要么成为前浪

作为共享出行领域的两大巨头,滴滴和 Uber 免不了被人拿来比较和参照,从 Uber 身上也能看到共享出行企业对自动驾驶的态度。

Uber 创始人、前 CEO 特拉维斯 · 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对自动驾驶就极为重视,他曾在多个场合表达过自动驾驶对 Uber 的意义:开发自动驾驶汽车从根本上关乎 Uber 的生存 …… 如果其他自动驾驶公司推出比 Uber 更便宜或质量更高的乘车平台,那么 Uber 将不复存在。这一挑战对滴滴来说同样存在。

2017 年 Uber 计划采购 2.4 万辆沃尔沃进行自动驾驶研发

自动驾驶对网约车的威胁早就有迹可循。

最先有这一念头是自动驾驶和电动汽车的领头羊特斯拉。2016 年特斯拉发布共享车队计划,表示未来特斯拉车主可以让自己的车自动驾驶载客,赚取收益,特斯拉则从中抽取佣金。不过这一服务只能在特斯拉自己的平台 Tesla Network 上进行,完全隔绝了 Uber、Lyft、滴滴等一众共享出行商。

虽然马斯克强调,这不是特斯拉与 Uber 的对决,而是 人与 Uber 的对决 ,不过其抽取佣金的商业模式和 Uber 并没有本质区别。并且特斯拉对这一业务充满信心,在去年的 特斯拉投资人洽谈会上 ,马斯克表示,未来特斯拉将从共享出行服务中获得 25%至 30%的收入,如果一些地区缺少特斯拉共享车辆,公司将派出自己的车队。后者的意思很明了,特斯拉将组建自己的共享出行团队。而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国内造车新势力极有可能跟随特斯拉的脚步,正如他们之前做的那样。

其他自动驾驶公司同样对出行市场虎视眈眈。百度 Apollo 、文行知远、Google 的 Waymo 不仅都在滴滴之前就上线了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并且资本市场也十分看好其未来在共享出行领域的价值。2018 年摩根士丹利曾给 Waymo 的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定下 800 亿美元的估值,接近其公司 1750 亿美元估值的一半。虽然其后公司整体估值近乎腰斩,但出行业务依然被看做是其未来最核心的业务之一。

前有强敌 Uber,后有 追兵 不断,对滴滴来说,自动驾驶不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是绝不能做失败。

滴滴的算盘

2018 年滴滴 CEO 程维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曾表示: 大数据不仅仅是滴滴整个运作的核心,也可能造成最大的危险。当无人驾驶到来,如果你不能保证系统的安全,不能保证数据的保密,有可能造成的危害,是超过传统虚拟互联网很多倍的。

对数据安全的顾虑让滴滴决定自研自动驾驶。但另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如果完全自研,整车研发的成本极为高昂,这对不久前才宣布盈利的滴滴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

滴滴的做法是和车企合作。6 月 19 日,滴滴自动驾驶公司与北汽达成战略合作,双方表示将共同研发高级别自动驾驶定制车型。与车企合作能弥补滴滴在整车研发方面的不足,但核心的采购成本却并没有解决。

滴滴自动驾驶发展节点

自动驾驶汽车采购成本高企,滴滴自动驾驶公司 COO 孟醒表示,目前一辆滴滴自动驾驶车辆成本超过在 100 万元。即使未来自动驾驶大规模商业化,单车成本降低,但如果要完成滴滴宣称的,在 2030 年前运营超过 100 万辆自动驾驶出租车的目标,那这仍将会是一笔巨资。

对此,滴滴自动驾驶公司 CEO 张博曾在一次论坛上阐述滴滴的解决方式。他表示,未来可能车厂把车造出来,然后将车辆接入滴滴的平台中,再通过每一单订单与车企进行分成。类似苹果 App Store 和开发者的分成模式。

如果滴滴真能达成类似分成方式,延长车企的收入获取,那车辆的初始采购成本将极有可能大幅下降。

不过此中的隐患是,一旦车企能够大量量产自动驾驶汽车,并进行投放(正如特斯拉),滴滴和车企的合作恐怕很难像如今这般紧密。

烧钱游戏才刚刚开始

滴滴自动驾驶 CEO 张博曾表示,想要自动驾驶技术真正变为日常商品,必须拥有共享出行网络、无人驾驶技术、汽车厂商和 Tier1(汽车行业一级供应商)的支持、足够的资本四大支撑。对滴滴来说,前三者至少已经在路上了,但 足够的资本 却是个长久的问题。

早在 2017 年百度就成了超过百亿人民币的 Apollo 基金 ,用以支持其自动驾驶研发;初创公司文行知远成立仅三年就已完成了 5 轮融资,其中披露的融资额就将近 1 亿美元 …… 更直接的例子是 Uber,其自动驾驶部门 Uber ATG 的研发支出在 2016 年至 2019 年间共计超过 15 亿美元,且目前仍没有看到大规模商业化的可能。2019 年 4 月,Uber ATG 获得来自软银、丰田和电装的 10 亿美元投资,这也是该部门第一次获得外部投资,算是缓解了 Uber 自身的资金压力。有了前辈的探索,滴滴显然会在资金层面做更多考虑。

今年 5 月 29 日,滴滴宣布其自动驾驶公司完成了超 5 亿美元融资,由软银愿景基金 2 ( SoftBank Vision Fund 2 ) 领投,这也是目前国内自动驾驶领域单笔最大融资。对于一家仅成立不到一年的子公司,就吸纳如此高额的外部投资,可见滴滴也深知做自动驾驶业务需要准备充足的弹药。

虽然软银对科技公司的大手笔人尽皆知,但时下押注滴滴自动驾驶业务依然需要足够的勇气。

过去一年软银并不好过,今年 5 月软银发布了截至今年 3 月 31 日的 2019 财年财报:旗下的愿景基金(SoftBank Vision Fund) 在 2019 年录得约 175 亿美元的经营亏损,由此导致公司的整体亏损。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软银 15 年来首次亏损,也是公司自成立以来的最严重亏损。进入 2020 年,软银不仅放弃了对多家初创公司的投资,还接连遭遇被投企业破产的消息。可以预见的是,逐渐趋向保守的愿景基金会重新评估其投资,这对需要大量且持续资金投入的自动驾驶来说,不是个好消息。

另一方面,滴滴自身的输血能力也并非毫无顾虑。在 2012 年至 2018 年的 6 年间累积亏损了 390 亿后,终于在今年 5 月,滴滴总裁柳青接受 CNBC 采访时表示,滴滴的核心网约车业务在疫情前已经实现盈利。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疫情期间其订单量一度下滑 90%,虽然国内市场逐渐恢复,但其损失依然会是持续性的。

外部投资者身陷囹圄,自身业务遭遇 黑天鹅 ,对滴滴来说,如何持续地、长久为自动驾驶业务寻求足够多的资金,并向投资者证明其价值将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ZAKER 新闻出品

文 / 刘凡

参考资料:

汽车之心:《Uber 自动驾驶这四年》

投资界:《孙正义今年第三家公司破产:70 亿打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