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网Logo
首页>互联网热点>

见证历史!NB-IoT & NR 纳入 5G 标准,物联网发展乘风破浪

登录 注册

见证历史!NB-IoT & NR 纳入 5G 标准,物联网发展乘风破浪

  • 来源:网络
  • 更新日期:2020-07-10

摘要:本报讯 在 7 月 9 日结束的 ITU-R WP5DITU-R WP5D #35 会议上,3GPP 所提交的技术集正式被接受成为 ITU IMT-2020 5G 技术标准。值得重点关注的是,本次通过的 3GPP 技术集中,包

本报讯 在 7 月 9 日结束的 ITU-R WP5DITU-R WP5D #35 会议上,3GPP 所提交的技术集正式被接受成为 ITU IMT-2020 5G 技术标准。值得重点关注的是,本次通过的 3GPP 技术集中,包含了中国提交的 3GPP NR+NB-IoT RIT。

5G 三大业务场景有了标准支持

2015 年,ITU 发布了 5G 愿景需求,明确了 5G 必须支持增强移动通信(eMBB)、低时延高可靠(uRLLC)和海量物联网连接(mMTC)等三大场景。但上述三大场景的实现,需要仰仗于各类 5G 技术标准的实现。

5G 愿景场景的标准化,是逐步实现的过程。在 R15 版本中实现了 eMBB,而 uRLLC 和 mMTC 在 7 月通过的 R16 版本中才得到实现。同时,5G 的标准实际是标准集,不同标准能够实现相同的应用效果,这完全仰仗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择。例如,同时通过的由 3GPP 提交的 NR+LTE SRIT 和 NR RIT,以及韩国提交的 3GPP NR RIT,亦能实现相应的功能。

由中国提交并获得通过的 3GPP NR+NB-IoT RIT,分别针对于 5G 的不同场景,NR 瞄准 eMBB 和 uRLLC 场景,NB-IoT 则瞄准 mMTC 的场景。这两个技术标准的通过,使得 5G 三大业务场景,均有相应的标准支持。

在 5G 标准演进的过程中,各个国家都十分积极组织国内企业参与。每项标准当中,都蕴含着专利等知识产权成果。我国从 3G 时代开始发力全球标准化,到 5G 时代,已经具有相当的话语权。本次通过的 3GPP NR+NB-IoT RIT 标准背后,蕴含了运营商、设备商的众多专利成果。

产业演进有方向

中国标准助力产业自主化

NR 与 NB-IoT 纳入 5G 标准后,对产业有三大影响。

首先,现有产业有了演进方向。NB-IoT 是 5G 时代的标准,这给产业链上相关企业吃了定心丸,可以继续投入,毕竟至少在未来十余年内,该标准都有发展空间。回顾之前的 CDMA 产业,因为没有 4G 演进路径,而快速被产业链抛弃。

其次,5G 的三大场景版图均有标准支持,各类业务均可正式发展。在相关标准正式通过之前,是靴子没落地的时期,可以做试用,但政策面不鼓励,需求面存疑虑。

第三,中国的标准有助于产业自主化。在不利的国际形势下,中国提出的标准中,国外知识产权比例必然较低,一方面,我们自主发展空间较大;另一方面,在知识产权占比低于某个阀值时,国外元器件是可以向中国企业出口。

NB-IoT 业务连接过亿 成绩耀眼

回顾历史,NB-IoT 自 2015 年首次提出后,很多人还是持怀疑态度:NB-IoT 是一张怎样的网,与 WiFi、蓝牙,以及 2G、3G、4G 网络在传输方式、实际应用中有何不同。

而 NB-IoT 经历了 2016 年标准冻结,2017 年解决方案就绪,2018 年生态成熟,2019 年规模商用等几个阶段后,也用全球 NB-IoT 商用网络近百张,业务连接过亿的成绩,向世人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具体应用场景方面,NB-IoT 最初应用在水表、气表领域,随着标准演进、芯片性能提升,NB-IoT 逐渐应用到各行各业,应用场景扩展到电动车、白电、智慧家庭、智慧物流消费电子等各领域。而随着协议的演进,R14 上行速率达到 150Kbps,超过 GPRS 物联技术;R15/R16 的时延和功耗进一步减少近半,覆盖距离将可达 120 公里。

技术更迭

NB-IoT 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2019 年 10 月,工信部明确表示,我国移动通信的网络面临 2G、3G 退网的条件已经逐渐成熟,鼓励运营企业积极引导用户迁移转网。

近日,作为国内拥有最大 2G 在网用户的友商也已明确由 NB-IoT、LTE Cat.1 技术承接 2G 物联网业务,确定 2020 年底前停止新增 2G 物联网用户。

NB-IoT 纳入 5G 正式标准,意味着更长的生命周期。5G 商用刚刚开启。预计在未来 10-20 年的时间里,5G 将是全球移动通信的主流。NB-IoT 获得 5G 家族正式身份,其生命周期将和其他 5G 技术同步,这也意味着水表、气表这类以电池供电持续运行 5-10 年的 NB-IoT 设备企业,也无需担忧因网络技术更迭带来的设备更换风险。

5G 时代,80% 的连接将用于物与物间的连接。而 NB-IoT 自诞生起,就定位于面向物与物的通信。国内 NB-IoT 连接过亿,NB-IoT 也成为名副其实的 5G 先行者。

携手产业伙伴

中国电信多举措助力产业生态建设

NR 与 NB-IoT 纳入 5G 标准后,明确了产业的发展方向。作为 5G 产业生态当中重要企业的中国电信,将采用三个方面的应对策略。

首先,在基础设施层面,将把新的标准纳入到 5G 网络建设当中来,并且把现有的 NB-IoT 网络,与 5G 网络协同发展。形成融合、统一的先进基础设施。

其次,在产业链促进方面,将通过终端模组补贴等产业政策的引导,促进产业上游,能够快速推出符合新技术标准的产品,促进产业生态快速放大。

第三,在产业应用层面,将通过开放战略的实施,实现 eMBB、uRLLC 与 mMTC 各类场景的协同发展。

在 NB 方面,中国电信物联网一直引领着 NB-IoT 技术的发展。

2017 年,中国电信部署了全球首个连续覆盖、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 NB-IoT 商用网络。目前,NB 基站已经超 41 万个,连接规模已突破 5000 万,终端设备接入数超过 2500 万,覆盖了智能抄表、智慧停车、智能路灯、智能家电等多个领域。

2018 年,某知名家电企业采用天翼物联 NB-IoT 共享租赁解决方案,以稳定可靠的用户服务体验,赢得了校园洗衣机发展先机。截止 2019 年底 , 中国电信助力客户在 29 个省份直辖市近 600 个地区部署了 4 万台 5G NB-IoT 共享洗衣机,累计下单超千万次,流水额近亿元,下单成功率高达 99.9%。

在公共事业领域,早在 2016 年,中国电信、华为携手深圳燃气、深圳水务等合作伙伴开启国内首个 NB-IoT 燃气、水务抄表试点项目。2019 年 9 月,中国电信 NB-IoT 智慧燃气连接突破 1000 万,助力燃气行业树立数字化转型标杆,成为全球首个突破千万规模的 NB-IoT 应用。

不难想象,随着基站部署规模的扩大、芯片的日益成熟稳定、物联网平台的逐步完善、芯片模组价格的持续走低,NB-IoT 也将呈现更加快速的规模化部署效应。

中国电信天翼物联也将借助优质的 NB-IoT 网络和服务支撑能力,培育更多的千万级 NB 应用场景,持续为客户提供智能物联服务,赋能产业生态,共同迎接万物智联时代的到来。

做 NB 就是做 5G 用 NB 就选中国电信!

撰稿人:王志成、徐捷、陈建华

更多数字经济相关信息,请关注公众号 通信信息报 (ID:txxx-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