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撒帐歌中的伦理叙事

  • 来源:网络
  • 更新日期:2020-07-11

摘要:原标题:徽州撒帐歌中的伦理叙事    烟雨宏村 光明图片    撒帐歌是伴随婚礼中的撒帐仪式而吟唱或诵念的民间歌谣。近年来,它在徽州乡村民间已有大量发现,其内容除了传

原标题:徽州撒帐歌中的伦理叙事

    烟雨宏村 光明图片

    撒帐歌是伴随婚礼中的撒帐仪式而吟唱或诵念的民间歌谣。近年来,它在徽州乡村民间已有大量发现,其内容除了传递祝福、营造婚庆气氛外,更是在进行伦理叙事,承载与发挥对于婚嫁男女进行传统伦理教育的功能,是良好社会风尚与习俗形成的重要手段。

    祝颂与祈福是撒帐之俗初始的功用。据元陶宗仪《说郛》卷三一引《戊辰杂抄》记载,汉武帝时,“李夫人初至,坐七宝流苏辇,障凤羽长生扇,帝迎入帐中共坐,卺欢之后,予戒宫人,遥撒五色同心花果,帝与夫人以衣裾盛之,云得多得子多也”。最迟到唐代,开始出现以口语传播为主的撒帐歌,早期多由文士主导创作,用词较为雅致,如敦煌文献中的《论开撒帐合诗》:“一双青白鸽,绕帐三五匝。为言相郎道:绕帐三巡看。”宋代之后,撒帐歌创作基本沿用固定的创作格式和表达意象,如以方位、数字、季节为逻辑框架,以鸳鸯、红烛、并蒂莲等为创作意象,仍重在表达祝颂祈福之意,不刻意注重内容本身,有些甚至直接采用《诗经》或唐诗宋词中的句子。但随着撒帐这一习俗在民间社会的普遍形成,明清以后,撒帐歌的创作主体逐渐从学养较深的文士转为粗通文墨甚至大字不识的乡俚文人、职业傧相或利市人等,由此带来了撒帐歌内容向口语化、乡土化、俚俗化、实用化的转型。这一点,在徽州撒帐歌中体现尤为明显。

    徽州撒帐歌目前已发现的数量,仅笔者所见,不下于千余首,多为口口相传或即兴创作,也有被记录和传抄下来的,构成我们今天所见的撒帐歌册,通称“撒帐书”。这些撒帐书,极有地方区域特色,内容创作上虽有大致的套头,如“撒帐撒向东”“撒帐撒向春”,但主体部分却因人而异、因境而变,即便是颂祈的内容,也会被创作者有机嵌入诸多徽州元素,如山水人文,“撒帐撒向东,撒向黄山十八峰,峰峰都有珍和宝,不出黄连必出甘草”;如徽州方言,“今年插柏枝,明年驮嫚嬉”;如礼仪实态,“今夜兰房非从前,外面诸君听我言,但看两傧左右立,切闻众户利喧喧”,等等,但更多是伦理规范。

    徽州是“程朱阙里”,儒家文化尤其是朱子的思想在徽州乡村民间有着厚实的沉淀,各宗族的伦理生活多以朱子《家礼》为圭臬。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是家庭构结的纽带。徽州人十分重视婚姻之礼,深刻地看出了婚礼之于家庭乃至社会和谐稳定的开启意义,清雍正休宁《茗洲吴氏家典》在“昏礼议”中就指出:“将天地之大义、人伦之大经,王化从此始,礼乐从此兴,家之盛衰,国之治乱,皆于是乎在也。”于是徽州人总是要将婚礼视为人伦秩序建构的重要仪式,将道德伦理教化贯穿于婚礼实施的全过程,在撒帐的环节也是如此。一册1997年发现于屯溪的《清末民初撒帐歌》在开篇的前序中就指出,“礼重婚姻,实关人伦之大义”;一册出自歙县南乡、近代胡庆林藏《撒帐吉书》里有这样的唱词,“撒向西,人伦之乐礼光辉,红彩牵绣天缘定,幸似牛郎织女期”。具体说来,在徽州撒帐歌中,所要进行伦理教化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孝”是核心。五伦的关系准则中,“孝”字当头。清光绪绩溪许余氏《南关惇叙堂宗谱》明确写道:“五伦虽是君臣当头,但人人皆父母所生,要以尽孝为本。”在目前可见的徽州撒帐歌中,有关“孝”的伦理教化贯彻始终,多是按照儒家伦理所主张的主流话语规范对夫妻双方尤其是女性提出规训和约束,反复强调结婚后要敬祖宗、孝父母、孝公婆等,强调新嫁女“事舅姑,与子事父母之道同”。如笔者手头的一册2017年发现于屯溪老街的《民国年间徽州撒帐》,其“撒帐开场”就唱道:“新人今晚喜洋洋,昨日是做闺门女,今日从夫做嫂(娘),孝顺公婆为第一,敬重丈夫理应当,此年(言)须要劳劳计(牢牢记),免得旁人说短长。”类似的还有《撒帐吉书》中的一首歙县撒帐歌:“撒帐撒向春,媳妇贤良敬大人,保佑公婆年千岁,门前大树好遮阴。”这其实也是对朱子《家礼》中有关新嫁女伦理规训的响应与再造:“父起,命之曰:敬之,戒之,夙夜无违尔舅姑之命。母送至西阶上,为之整冠敛帔,命之曰:勉之,敬之,夙夜无违尔闺门之礼。”

第二,“传宗接代”是重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对徽州人来说,婚姻“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夫妇之合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宗嗣的承续。徽州撒帐歌里,有关夫妇和合、早生贵子等的内容不胜枚举。在夫妇关系相处方面,多为祝福之语,这在出自歙县南乡胡庆林藏《撒帐吉书》里就有记载,如“撒向北,孟光终有梁鸿配,胜似昆山之美玉,如鱼戏水成双对”“撒向中,一对鸳鸯在堂中,男东女西来婚配,一夜夫妻百世恩,三世修来同渡船,同偕到老永安宁”。当然,祝福夫妻和谐的深意还是向他们传递“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伦理使命,如休宁朱振钰抄《撒帐歌》等记载,“敬你新郎一瓜子,一对鸳鸯来到此,今晚洞房花烛夜,来年定产生才郎”“我敬新人一个栗,百年夫妇甜如栗,早生贵子早登科,生下孩儿都及第”“一对花烛送洞房,新人房里喜扬扬(洋洋),连胎生下三贵子,状元榜眼探花郎,合卺交杯之以后,爹娘膝下做爹娘”,等等。

 第三,“睦亲邻”是内在构成。和谐的社会重在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特别是古徽州,“山多地少”的客观现实,导致在南宋以后是高移民输出的社会,人们纷纷外出经商,明代时就形成男丁“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的局面。婚后的男性一般都要很快外出,一去经年,家里的事情大都交由妻子主理,因此,如何妥善对待和处理好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妯娌关系、邻里关系等,对徽州家庭和社会的稳定非常重要,对女性的要求也更高。徽州撒帐歌中就十分重视对“睦亲邻”的教化,如《撒帐吉书》里唱道:“撒向东,夫妻恩爱喜气浓,上和下睦成婚配,夫唱妇随梁孟逢。”在歙县东乡的一首撒帐歌里,唱有:“我敬新人一个枣,夫妻一世莫争吵,姑男小叔皆和睦,隔壁邻居都赞好!”在歙县南乡还有专门的撒“团圆帐”:“撒帐撒个大团圆,恩爱夫妻乐开颜。堂上公婆高兴,叔伯姆一团客气,姑嫂前后相逢。恭喜新郎,恭喜新人,福禄寿喜,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九世同居千年万年。”追求家庭、宗族、邻里的和睦是徽州社会风尚的主流,撒帐歌的颂唱是以乡土文学的通俗形式,宣扬儒家伦理,努力地将它们落实到乡村民间的文化认同之中。

第四,“忠”“义”是重要补充。徽州乡村社会既重视家庭伦理的教化,又自觉关照着国家和整个社会,强化“家国同构”意识,着意于超越个体、家庭等俗世生活之上的宏大伦理主题的培育。为易于被人们接受,徽州人采取了变通的教化方式,尤其是智慧地汲取了明清时期流行于徽州地区的戏曲元素,如《白兔记》《琵琶记》《牡丹亭》等,以戏曲中的人物、故事及经历,通过轻松、幽默、感性的唱词来委婉地表达伦理的诉求。如在1928年歙县胡忠洹抄的《撒帐歌》里,唱有:“撒向东,周朝有个姜太公,文王接去按天下,武王伐纣才成功。撒向南,七姑仙女下江南,生下孩儿是孝子,偷下蟠桃奉母亲。撒向西,贫贵回家来过妻,夫妻分别十余载,后来做了状元妻。撒向北,三国之中刘玄德,桃园结义三兄弟,刘备定基管一国。撒向中,唐朝有个常侍公,侍公分支十八派,派派儿孙在朝中。”词句虽然俚俗,所传递的价值观念却很明确。

    道德重在培育,伦理重在教化。传统徽州社会曾延续了千百年的繁荣与稳定,揆诸原因,与徽州乡村社会善于利用各种途径展开伦理教化不无关联,撒帐歌就是典型体现,其创作者们在几乎可以不受约束地展现徽州社会生活实态的同时,更是近乎全方位地进行着务实的伦理教化。这些在今天都有启迪意义。

(作者:章玉政,系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安徽大学研究基地研究员。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近代徽州归户文书与报刊资料的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6JJD770002〕系列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