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网Logo
首页>互联网热点>

“高智商”机器人登上《自然》!8 天完成 688 次实验,找出比初始配方好 6 倍的催化剂

登录 注册

“高智商”机器人登上《自然》!8 天完成 688 次实验,找出比初始配方好 6 倍的催化剂

  • 来源:网络
  • 更新日期:2020-07-15

摘要:新冠大流行凸显了一个科学界众所周知的事实:科学科研过程本身通常既费时又乏味,而且人类操作风险也不小。利物浦大学(the University of Liverpool)的研究人员已经建立了一个智

新冠大流行凸显了一个科学界众所周知的事实:科学科研过程本身通常既费时又乏味,而且人类操作风险也不小。

利物浦大学(the University of Liverpool)的研究人员已经建立了一个智能的移动机器人 科学家 ,它可以自己进行实验,几乎可以全天候不间断工作。这个 高智商 的药物研发机器人,已经登上了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封面。

它具有人形特征,可以在标准实验室中工作,就像人类研究人员一样熟练地使用各种仪器。

与人类不同,这款身高 1.75 米、400 公斤重的机器人具有无限的耐心,可以思考 10 个维度,每天工作 21.5 小时,只需中间暂停一会充好电即可。

它已经被编程好,结合了激光扫描和触摸反馈来进行定位、与外界进行交互,而不是使用视觉系统。

在第一个公开的示例中,机器人在 8 天内进行了 688 次实验,在 192 个小时内工作了 172 个小时。为此,它进行了 319 次移动,完成了 6,500 次操作,总移动距离为 2.17 公里。

这个机器人 科学家 独立执行实验中的所有任务,例如称量固体、分配液体,从容器中除去空气,运行催化反应以及定量反应产物。

机器人的大脑使用搜索算法,在 10800 万个候选实验的 10 维空间中导航,从而根据前一个实验的结果确定下一步要进行的最佳实验。在这一基础上,它在没有研究团队的额外指导的情况下,在短短 8 天内自主发现了一种活性比初始配方高 6 倍的光催化剂混合物——相比之下,人类完成这一结果需要耗上几个月!

在介绍这个高强度工作的智能机器人 科学家 时,利物浦大学博士该机器人的制造和编程学生 Benjamin Burger 博士说: 最大的挑战是使系统坚固耐用。要在多日内自主工作,进行数千次精细操作,每个任务的失败率必须非常低。而且一旦完成,与人类操作员相比,机器人犯的错误要少得多。

领导该项目的利物浦大学化学和材料创新工厂系的安德鲁 · 库珀(Andrew Cooper)教授表示: 与其让试验器械自动化,我们的策略是让实验者本身自动化起来。这就可以实现很大程度上的灵活性,让我们工作的方式更加自由。它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一台仪器:而是一个有超能力的团队成员,它为人类研究人员腾出了思考所用的时间。

编译 / 前瞻经济学人 APP 资讯组

原文来源:https://phys.org/news/2020-07-robot-scientist-catalyst.html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4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