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出海6年的阿里云,在东南亚从零破局,到坐稳亚太第一,也就有了样本意义。 本文来自合作媒体:中国企业家
出海6年的阿里云,在东南亚从零破局,到坐稳亚太第一,也就有了样本意义。
本文来自合作媒体:中国企业家杂志(ID:iceo-com-cn),作者:王雷生,编辑:李薇。猎云网经授权发布。
大屏幕上的数字快速翻动,纪录被连续打破,一阵接一阵的欢呼。恍惚间让人以为是到了淘宝“双11”会场。
不过,这里是2019年5月的印度尼西亚,当地电商独角兽Tokopedia的“斋月大促(Ramadhan Ekstra)”指挥中心,Tokopedia第一次学习阿里巴巴做印度尼西亚版“双11”。
作为阿里云印度尼西亚区域总经理,陈德良和团队的任务就是,保证在阿里云上的Tokopedia的后台能承受住高并发流量,绝对不能出现任何问题。
“非常紧张。”陈德良回忆。
当时,陈德良带了十来个人驻守现场,而远在4000多公里外的杭州,还有一个十几人的团队随时待命。即便这样,大促开始后的半个小时,陈德良紧张到一直不停地擦汗。半个小时后,流量洪峰过去,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团队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样的担心并不多余。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最大的电商市场,淡马锡的报告显示,到2025年,印度尼西亚电商市场总值将达到820亿美元,几乎占该国数字经济的三分之二,而Tokopedia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电商平台,月活跃用户超过9000万,平台商户620万。
作为一家正积极在海外拓展的云计算公司,要得到像Tokopedia这样的公司的信任并不容易,阿里云面对的都是像亚马逊AWS、微软Azure、谷歌Google Cloud这样的全球知名科技巨头。
不过,阿里云6年海外征战,收获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咨询公司IDC最新的数据显示,2019年阿里云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云计算市场份额已超过AWS与Azure的总和,占比达28.2%;阿里云的全球市场份额也从7.7%上涨至9.1%,
从2014年5月阿里云在中国香港开放数据中心算起,阿里云在海外已走过了6年。阿里巴巴高管曾向《中国企业家》表示,阿里云在某些海外市场上“增速喜人”,“尤其是东南亚市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到2022年,东南亚五大国家,包括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经济的年增长率将超过5%,超过北亚地区3%的平均值。换句话说,东南亚正在变成下一个中国。
趁热打铁。7月2日,阿里云宣布加码东南亚,2020年将再度扩建印尼数据中心,并在菲律宾成立生态联盟,加速进军菲律宾市场。
其实,热衷东南亚市场的不仅仅只有阿里云。
UCloud、青云等国内云计算创业公司纷纷把东南亚看作希望之地;腾讯云多项服务和新加坡数据中心站点,也在2020年1月正式获得了新加坡多层云安全最高等级认证,显示出其向东南亚出海的步伐也在加速。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在经历过基建出海、商品出海、商业模式出海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国技术公司也开始驶入全球。出海6年的阿里云在东南亚一路是如何走过的,也就有了样本意义。
开荒,从零开始2015年10月,在新加坡举办的亚洲云展会(Cloud Expo Asia)上,偌大喧嚣的会场里,马镭举目四望,全场三四百家参展商中,难以觅到中国企业的身影。
马镭是第一个被外派到东南亚的阿里云员工。2015年9月,阿里云开放新加坡数据中心,并且设立国际业务总部,他是在那个时候被派到这个赤道城市。
“兴奋,陌生,同时还夹杂着一些对未来的期望。”马镭这样形容自己“开辟疆土”的感受。这也是阿里云第一次大规模参加东南亚的云计算展会。
东南亚与中国一衣带水,山水相连,中国游客众多,支付宝等使用频繁,阿里巴巴通过投资Lazada等公司完成了电商业务出海;同时,在东南亚出海的中国创业公司众多;更重要的是,作为人口众多、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之地,东南亚地区对云计算有天然的需求。
不过,其他国际云计算巨头同样对东南亚市场“虎视眈眈”,阿里巴巴虽然名声在外,却鲜有人听过阿里云,想在东南亚破局,绝非易事。
2018年11月底,阿里巴巴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阿里云事业群升级为云智能事业群,相关业务线负责人进行了更换,引入了大量“外援”。原华为企业BG高管袁千,这个时候来到了阿里,出任阿里云智能国际总裁。
袁千有着多年海外经验,执掌阿里云国际化业务后,凭借对市场敏锐的嗅觉,迅速为阿里云海外拓展划下重点:深耕东南亚,保持亚太第一。“In Asia, For Asia”,不再是一句空话。
阿里云7月2日宣布在东南亚加码后,其印度尼西亚地域节点将扩充到3个可用区,不仅提供更大规模的云基础设施,更可在灾备、安全等方面有大幅提升。
此外,阿里云也将加大对菲律宾市场的支持,与超过20家本地合作伙伴成立生态联盟,目标是在3年内为当地培养超过5万名技术人才,并支持超过5000家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袁千强调,阿里云不仅是亚太最大云服务商,更是深耕本地。未来,阿里云将继续加大投入,更好地满足当地快速增长的技术需求。
事实上,翻开阿里云6年出海史,东南亚是其绝对的战场。
2015年,阿里云新加坡大区开服并在新加坡设立海外总部;阿里云2017年7月在马来西亚首建第一个数据中心,2018年马来西亚第二个数据中心、印度尼西亚第一个数据中心开服;2019年1月开通印度尼西亚第二个数据中心;今年7月初,阿里云宣布将在印度尼西亚开设第三个数据中心。
五个数据中心占据两个重要的发展中市场,阿里云的魄力不可谓不大,阿里云希望通过先发优势,吸引更多需要数据本地存储的公司上云。
“第一个吃螃蟹”就意味着要从零开始教育市场。不过,经过6年的实践,阿里云做“开荒牛”的做法被证明是有标杆效应的。当国内云计算市场格局已无大变动时,腾讯云、UCloud、青云等国内云计算同行也相继把目光投向了东南亚。
4月20日,阿里云宣布,未来3年再投2000亿,用于云操作系统、服务器、芯片、网络等重大核心技术研发攻坚和面向未来的数据中心建设。这意味着阿里云的数据中心和服务器规模再翻3倍,冲刺全球最大的云基础设施。同时,这似乎也在宣告,阿里云冲刺国际云巨头阵营的时候到了。
创业,忘记“一哥”身份2015年9月,在借用的蚂蚁金服新加坡办公室里,马镭开始招揽团队。
四五个员工的团队很快组建起来。马来西亚人、中国台湾人、华裔越南人、澳大利亚人,肤色不同,背景也各自不同。他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除了承接阿里的出海业务、阿里投资的东南亚公司的云需求之外,阿里云该如何在东南亚开局?
马镭想到了“阿里中供铁军”。
“阿里中供铁军”是伴随阿里早期成长的一支具有传奇色彩的销售队伍。靠着这支彪悍的地面部队,阿里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不仅以强大的盈利能力养活了淘宝,甚至成功孵化了支付宝。
如今,大半个互联网圈大佬都来自“阿里中供铁军”,如滴滴打车创始人、CEO程维,前美团网COO干嘉伟,前大众点评COO吕广渝,前赶集网COO陈国环,去哪儿网COO张强等。
马镭认为,学习“阿里中供铁军”,最重要的就是从最基本的东西做起,其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调整团队的心态,“在海外,我们现在是一个创业企业,是在拓展新的市场”。
在国内,阿里云是绝对的“一哥”。IDC的数据显示,在中国市场上,阿里云市场份额相当于第2到8名的总和。
和国内“一哥”的优越感不一样,阿里云在东南亚是“新兵”,不能仅凭一己之力单闯硬拼,必须要依靠本地的生态合作伙伴,才能迅速融入到本地圈子;同时要聘请本地人才,克服中国公司出海“水土不服”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获得市场信任,就不能只关注“夺”取市场份额,更要做好服务。
那么,阿里云给东南亚的合作伙伴带来什么样改变?阿里云定义了自己的角色:做当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器,和合作伙伴和客户“共同成长”。
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曾在2019年的阿里巴巴技术盛会“云栖大会”上表示,未来的十年,是整个数字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是阿里云智能成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关键的十年,“我们一起努力,迎接数字经济的大时代”。
“拥抱数字经济”并不只是中国的需求,也是全球各行各业应对未来的必然选择。
阿里云作为中国第一大公有云服务商,通过云计算、数据科技、人工智能协助过成千上万的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这样的经验和技术积淀对数字化发展还没起步的东南亚市场极具吸引力。
在印尼,阿里云过去两年迅速积累了超过1000个客户,其中不乏Tokopedia、Lazada、Lyto Games等东南亚知名客户。
阿里云把在淘宝发展起来的电商解决方案如直播、图搜引荐给Tokopedia;并通过自己的全球网络设备,帮助Lyto Games把游戏王国从印度尼西亚拓展到了全球多个市场。
以前Lyto Games需要花费数月时间在每个目标国家/地区准备一台物理服务器,以便触达当地游戏玩家,在阿里云的支持下,只需几个小时即可建立在线运营,使其快速、便捷地扩展到其他区域市场。
一位熟悉印尼云计算市场的业内人士对《中国企业家》表示:“阿里云在印尼的一大优势就是本地建立了数据中心,符合数据落在本地的合规性。”这对政府、金融等机构来说,尤其具有吸引力。
同时,这名业内人士觉得这个动作更为重要的一层意义是,“在当地建立数据中心会让当地客户觉得你真的在乎这个市场,而不是只在这个市场做投资却不在当地进行人才培育”。
赋能,“Learn from China”2020年1月,阿里云在印尼举办了一场培训,报名者达到3000人,活动现场人山人海。此时,没人会否认,阿里云在东南亚的口碑,的确已经树立起来了。
但马镭对于阿里云在东南亚的处境依然有着清醒的认识。在他看来,这个市场对各大云计算巨头充满了吸引力,阿里云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不过,马镭认为阿里云有着自己的优势:
首先,阿里云是业务与产品状态的融合,当未来几年云计算竞争只剩几家巨头时,大家的技术产品可能难分伯仲,价格相当,最终胜负手就将是能提供什么样的附加价值。在电商、物流、金融等多方面布局的阿里会积累有更多的行业经验。
第二个优势则是,阿里云积累了过去10~15年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经验,可以让阿里云更好地帮助新兴互联网国家进行数字化转型。
第三个优势在于,中国巨大的市场吸引着东南亚企业,如果国外公司想要进入中国,在排名靠前的公司里“只有阿里能够带他去”。
第四也就是阿里云的独门秘笈——技术。阿里云在每年支撑“双11”活动中积攒了应对高并发流量的丰富经验,毕竟没有哪个单一市场拥有超过11.4亿的移动互联网用户。
市场调研公司Gartner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云计算IaaS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同比增长37.3%,总体市场规模达445亿美元。相比全球,亚太市场增长更快,同比增长达50%。
而在亚太市场上,阿里云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从2018年的26%上升至28.2%,接近亚马逊和微软总和。IDC发布的报告预测,由于中小型企业(SME)对云计算的需求增加,到2025年,东南亚的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403.2亿美元。
阿里云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它已经在全球21个地域开放了64个可用区,覆盖国家和地区超过200个。而近期公布的阿里巴巴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阿里云的季度营收已超过100亿元,同比增长62%。
凭借着在亚太市场的优异表现,阿里云的估值也不断水涨船高。高盛在最新评估中上调阿里云估值至930亿美元,较2个月前摩根士丹利给出的770亿美元估值上升超两成。近期多家机构上调阿里云估值,调整其估值向亚马逊AWS靠拢。
事实上,不仅仅是在云计算领域,中国互联网公司们在AI等新技术的采用,对于零售、制造等产业的改造,以及对于商业模式的创新上都开始走在世界前列。不少东南亚创业者如今把目光从硅谷移到了中国,“Learn from China”在东南亚屡见不鲜。
阿里巴巴财报显示,2019年阿里云营收首次突破50亿美元,达52亿美元,同比增长64%;同期,亚马逊AWS营收为346亿美元,同比增长36%;微软Azure在2019年则斩获了180亿美元的营收,增长率与阿里云同为64%。
在营收上,全球老三阿里云与前两位存在不小的差距。而在国内市场上,阿里云已占据了半壁江山,若要继续高增长并非易事,国际化成为阿里云势在必行的策略。
2020年,全球开局动荡,新冠肺炎疫情直接给了全球经济沉重一击。后疫情时代,在成功攻占东南亚后,阿里云国际化的下一站会是哪里?阿里云能否持续在东南亚的亮眼业绩,并把成功经验带到其他市场?唯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相关文章推荐
新网新人专享,注册领SSL证书百元神券2022-09-15
新网与亚洲诚信达成战略合作,携手共建安全云生态2022-09-06
企业网站没有SSL证书,你将面临......2022-09-27
SSL协议、TLS协议,有什么区别?2022-09-26
网站跳出率高?可能是没装SSL证书2022-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