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叙事经济学看加密数字货币

  • 来源:网络
  • 更新日期:2020-07-21

摘要:外汇天眼 APP 讯 : 比特币的价值来源于何处?对于这个困惑,相信不少行业内的人士也困惑不已,要么以 " 目前的经济学理论尚无法解释 " 搪塞,要么说 " 比特币的价值来源于共识 " 这

外汇天眼 APP 讯 : 比特币的价值来源于何处?对于这个困惑,相信不少行业内的人士也困惑不已,要么以 目前的经济学理论尚无法解释 搪塞,要么说 比特币的价值来源于共识 这类似是而非的话。

实际上,这非常类似于经济学领域的一个经典问题:现代法定货币大多不是靠黄金或外币支持的,为什么人们会接受它?

传统经济学家的典型回答是:你会接受这些法定货币,是因为你知道别人也会接受它,这个原理即著名的 仙子效应 。然而,这种解释依赖于 无限追溯 理论:Bob 接受一种货币是因为他认为 Alice 也会接受,Alice 接受这种货币是因为她认为 Georgia 也会接受。当然,如果溯及源头,我们会发现, 法定货币 即意味着政府将接受纸币作为偿还债务和缴纳税款。因此,现代法定货币的基础是政府信用,由政府税收作为担保。

对于加密数字货币而言,我们也可以用 仙子效应 解释部分原因,前文的 价值来源于共识 即 仙子效应 的另一种表述形式,但令人沮丧的是,我们却很难像法定货币一样溯及源头。这也是常常令各界人士困惑的地方。

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 · 席勒则另辟蹊径,他认为比特币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叙事上的成功。作为 2013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席勒,在金融市场、行为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领域都有诸多贡献。当然,其最为社会大众所熟知的身份是财经类畅销书《非理性繁荣》的作者。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席勒在新经济理论领域造诣颇多,而 叙事经济学 则是席勒最新开创的经济理论。

在席勒看来, 叙事 一词的含义不止于故事或者讲述,在某种程度上,它是在解释或者说明一个社会、一个时期的重要公共信念,而信念一旦形成,则潜移默化或者直接影响每个人的经济行为。正是这些特性,使叙事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变化机制和关键预测变量。

回到本文的核心 --- 比特币的价值来源于何处?换句话说,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们认为加密货币具有价值或深信其他人也认为其具有价值?从叙事经济学的角度看,这是因为比特币在 叙事 上取得了成功,在全球传播上获得了深远的影响力,由此形成的一种大众思维。

那么比特币的叙事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呢?又具有什么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比特币的经济叙事包含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

与最近流行的现代货币理论(MMT)一样,比特币经济叙事的成功,离不开近十年越来越反常识的经济变化。在过去, 负油价, 负利率 , 无限量化宽松 都只存在于理论层面,而如今却变得越来越普遍。

比特币首要的叙事成功,与近十年来动荡的世界经济局势紧紧联系在一起 --- 自 2008 年金融危机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各国就开始大量超发货币,稀释了人们手中的货币购买力。可以说,比特币的发行就代表着一群理想主义者的 乌托邦实验 :建立一种具有固定总量的、非政府部门主导的货币系统。以至于一谈起比特币,很多人都能脱口而出中本聪在创造比特币时的那个著名故事:

2009 年 1 月 3 日,中本聪挖出了比特币的第一个区块 --- 创世区块,宣告了比特币的诞生。有趣的是,在创世区块中被写入了一段话: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当时正值英国财政大臣被迫考虑第二次出手解救陷入危机的银行,这句话是泰晤士报当天的头版新闻。中本聪将这一事件在比特币创世区块中永久保留下来,既是对区块产生时间的证明,也是对金融危机下银行系统脆弱的嘲讽。

加密数字货币

(比特币创世区块与当天泰晤士报头版)

其次,比特币叙事的成功还体现在 财富 、 先进信息技术 , 未来经济的通行证 等热门话题上。对于大多数而言,或许并不了解 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是什么 ,甚至 数字签名算法 也不曾听过。但提起比特币,人们往往将其与 令人瞩目的造富效应 、 金融科技的前沿与未来 等关键词挂钩。显然,比特币成功地将自己打造成一个 面向未来 的新事物。

很多时候,人们购买比特币不仅仅是因为希望参与新事物,还在于它深层次的故事 --- 财富 , 未来 , 前沿技术 。对于很多人而言,即使攻读计算机科学或者经济金融博士学位,都不能保证自己一定成功,因为我们照样有可能做着低级别程序员的无趣工作,或者作为一个底层搬砖的金融民工。然而比特币作为一门金融与信息技术的交叉学科案例,成功地烙上了 财富 、 前沿科技 等标签。对于很多人而言,只要购买一些比特币,就可以轻松快速地开启一扇通向未来成功的大门。这种 参与未来 , 改变未来 的叙事方式使得比特币极为成功。

(2)叙事组合比单一叙事更具有影响力

在席勒看来,加密货币背后是一个由许多单一叙事组成的叙事星座(叙事组合),其中有多个重要叙事(如中本聪在创世区块对银行业的嘲讽),还有数千个与之相关的小叙事。

截止 2020 年,全球一共有数千种加密货币与比特币成为竞争对手,但在叙事传播上比特币却成为众多加密货币的总代表。每一种加密货币的背后都是一个创业故事(如被称为世纪天才的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一个开发人员灵光一现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很多小叙事往往能强化比特币原有的叙事标签,帮助比特币的叙事继续传播。

这类叙事案例比比皆是,如著名的 比特币披萨 故事,在 2010 年比特币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时,一个程序员花了一万枚比特币换取了两份价值 40美元的披萨,即每枚比特币的价格仅仅为 0.004 美元,而如今这一万枚比特币的总价值已经高达九千万美元。同样地,流行歌手 Lily Allen 在 2009 年拒绝了一次邀请她登台表演并给予比特币酬劳的提议。这些叙事都有一个令人难忘的点睛之笔:如果这些人在当时都选择持有 / 接受比特币,那么现在他们都已经成为了亿万富翁。

(目前披萨节已经成为比特币世界的传统节日)

这类叙事往往能够激起人们对自己未能发现这一投资机遇的懊恼和遗憾之情,并吸引着更多的人加入这一叙事范畴,从而有助于维持比特币的叙事和价格增长趋势。

(3)比特币的叙事大行其道依赖于其人情味和身份认同

在席勒看来,经济叙事通过依靠充满人情味的故事得以传播,因为人类深受这类故事的吸引。当一个特定身份的人物与一则叙事产生关联时,人们往往在脑海中描绘出一张面孔,从而降低遗忘率。谁要是渴望创造一则成功的叙事,在挑选名人时务必要精挑细选,因为只有在目标受众认识并认同这个名人时,叙事才能达到最佳传播效果。

和许多经济叙事一样,比特币也有自己的名人主角中本聪,他构成了比特币的核心人文故事,而另一则神秘故事又进一步增添了比特币叙事的浪漫色彩,那就是谁也不知道中本聪的真实身份是谁。自比特币创立之初,中本聪就仅仅用电子邮件与比特币社区的其他成员联系,从不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并于 2010 年底退出比特币社区。2015 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金融学教授 Bhagwan Chowdhry 提名中本聪为 2016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候选人,引起了世界媒 体的兴趣。然而众多媒 体经过大海捞针也无法确认中本聪到底是谁。

人们喜欢神秘故事,喜欢解开神秘面纱。中本聪隐瞒自己真实身份,这种无私精神和对个人隐私的追求,常常会引发许多理想主义者的共鸣。比特币的神秘故事被人一再提起,尤其是每当侦探们发现某个人可能是中本聪时,就会掀起一阵浪潮。如果没有对神秘谜团的反复宣传,比特币的叙事传播率也不会如此之高。

因此,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人们之所以愿意接受比特币,比特币具有价值,很大程度来源于其叙事上的成功,并由此产生 仙子效应 ;而比特币叙事的成功,又与其包含大量社会热点、众多脍炙人口的小故事、以及特有的人情味和身份认同有关。当然,这只是从席勒的叙事经济学角度做出的分析。目前加密货币领域最具有挑战的问题即其定价问题,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优秀的理论来对相关问题做出解释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