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在第一时间奔赴疫情最危险的地方

  • 来源:网络
  • 更新日期:2020-08-04

摘要:原标题:总在第一时间奔赴疫情最危险的地方 【奋斗强军·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56岁,36年党龄,39年军龄,这是属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主任毛青的人生数

原标题:总在第一时间奔赴疫情最危险的地方

 【奋斗强军·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56岁,36年党龄,39年军龄,这是属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主任毛青的人生数字;党员、军人、医生,这是毛青为之自豪的三重身份,也是他遇到危急时选择毫不迟疑往前冲的最大动力。从利比里亚到湖北武汉,从抗击埃博拉病毒到与新冠肺炎战斗,他总是第一时间奔赴“疫”线,在最危险的地方用行动彰显人民军医爱人民的真挚情怀。

“党员要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无论在哪儿,毛青都是医护人员心目中的“定海神针”,有他在就有了“主心骨”。“战友们信任我,作为党员,我就要起到先锋模范作用,要负好责、带好头!”毛青说到做到。

    援助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时正值旱季,全天温度都在32℃以上,穿上防护服就像掉进蒸笼里,两个小时已是人体极限,但毛青经常“犯规”。一次急救完一批病人,毛青刚准备脱下防护服休息,又听说有病人即将抵达。“扛一扛!”毛青和另外3名同事决定不脱防护服继续干。就这样又连续工作了近5个小时,他们只能勉强通过被汗水堵住的出气口呼吸。回忆当时的情形,毛青没有提及防护面罩下涨成紫红色的脸,没有提及狂灌两瓶水才缓过劲儿来的身体,只轻描淡写地说:“连靴子都可以倒出水来。”毛青和战友圆满完成了国家赋予的任务,成为联合国公认的技术力量最强队伍,被利比里亚总统授予“金形象奖”。

    每次执行重大任务,毛青都是喊着“我先上”,践行“让我来”,也总是承诺“既要打胜仗,更要零感染”。火神山医院正式收治患者前,毛青拐着腿把通道、病房走了个遍,从手套怎么放、哪扇门加锁,到消毒水摆哪里、空气怎么流动都无一疏漏。“不真正走一遍发现不了问题,我得为战友、为病人负责。”毛青说。

    从抗疫战场返回工作岗位,毛青顾不上做髋关节手术,就马上投入了院内疫情防控,又一次拐着腿走遍科室和新病房楼。“哪扇门要重新设计方向、哪里打水、怎么领饭……”护士长杨莎说,“为了方便患者家属、保障医护人员安全,毛主任带着我们一项项过、一件件干。”

“穿上这身军装就要冲锋陷阵”

    从抗击非典、阻击H7N9、抗击埃博拉病毒,再到驰援武汉直面疫魔,毛青常说:“作为军医,如果不能亲自上战场,那将是一生的憾事。”

    今年除夕,陆海空三军医疗队450人紧急抽组。接到任务前毛青已带科室鏖战了三天两夜,“别人去叫奉献,对我那是责无旁贷!”1月26日,医疗队抵达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后,这位已经56岁的技术尖兵身穿写着“毛青”二字的防护服,第一个踏进重症病区。10多天后火神山医院,他再次临危受命,带领不同军种、不同单位抽组而成的综合科向“应收尽收”发起冲锋。

    毛青一往无前上战场的拼劲儿不是今天才有。2003年,感染病科接收非典患者,他挨着病人住了整整两个月;2014年,他担任首批中国人民解放军援助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医疗队首席专家,最先抵达利比里亚为全队“踩点”。在一次接收昏迷患者时,毛青毫不迟疑抱起传染性最强的头部位置,身先士卒带战友将病人抬进重症病区,进行治疗。“没有毛主任那一冲,我们真不敢上。”同样的话火神山医院也有人说过。综合科收治首批患者那天,又是毛青想都没想快步上前,把89岁的高龄患者从救护车上抱了下来。

    “躲在后面算什么专家!”毛青说,“穿上军装冲锋陷阵,我唯有全力以赴!”

“医者既要治病也要治心”

    武汉金银潭医院,毛青和战友的第一个战场,他们用不到48小时改造病区、建立防护流程,明确人员分组,5个小时内收治了首批72名确诊患者。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抢人是医生的常态,更是全军传染病专家毛青的常态。

    “无论寒冬酷暑,还是平时假日,每天坚持查房是毛主任在我们感染病科形成的传统。”科室成员胡燕说。这一习惯当然也被毛青带到了火神山。综合科刚成立时,一位上着无创呼吸机的患者时刻为病情焦虑,于是毛青每天早上雷打不动地进入病房为患者解读病情,甚至细致到为每一颗药做说明,“今天检查结果也挺好,不用太担心,相信我肯定会好的!”

    厚厚的防护服掩盖了身形,口罩、护目镜遮挡了面容,可只要看到衣服上“毛青”二字,听到那一轻一重的脚步声,患者就知道是他们在火神山的“定心丸”来了。有一名患者是聋哑人,刚住院时由于交流困难,情绪一直不太稳定,毛青就自学了手语,现学现卖,虽闹出不少笑话,却让患者放松了心情,情绪也转好了。

    “当医生不只是要治病,还要治心”。在毛青看来,医生对病人的关心不只有柔声细语,弯下腰、俯下身,去贴近、去倾听,甚至是用吼的方式去交流,都是为了让患者感觉到医生在与他们并肩战斗。

(本报记者 刘小兵 本报通讯员 左胜男 文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