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十年,记雷军的一次重大失误

  • 来源:网络
  • 更新日期:2020-08-12

摘要:1961 年出生的尤里米尔纳(Yuri Milner)是一名著名的俄罗斯投资人,2005 年他创办了 Digital Sky Technologies 风投公司,2008 年夏季他出资 2 亿美元购买了 Facebook 2% 的股份。

1961 年出生的尤里米尔纳(Yuri Milner)是一名著名的俄罗斯投资人,2005 年他创办了 Digital Sky Technologies 风投公司,2008 年夏季他出资 2 亿美元购买了 Facebook 2% 的股份。据记载,正是因为 1999 年拜读了摩根斯坦利分析师撰写的在线业务报告后,他爱上了研究互联网模式。而在雷军创办小米之后,尤里米纳尔就成了小米最坚定不移的支持者。

2014 年他给雷军打电话, 现在小米估值 500 亿美元,能不能投?

雷军反问道: 为什么是 500 亿美元?

尤里解释称,因为 Facebook 脸书在未上市公司里的估值大约是 500 亿美元,而这应该是目前的最高估值了。现在他愿意给小米这样一个未上市公司最高估值。

2014 年,对于小米来说绝对是高光的一年。谁也没想到,创办仅仅四年的小米在中国手机市场干过了三星,华为甚至是苹果,以全年销售量 6112 万部的成绩位列市场第一。

而且,小米还保持着惊人的增长率——要知道这个数据同比 2013 年的小米全年销售数据增长了 227%。

彼时,市场上对于小米手机的模式的吹捧空前高涨。不光在国内拿到了第一,2014 年小米还开始筹备进入印度市场,那一年刘德也带领着小米生态链试水投资了 27 家硬件企业,小米更大的布局初显端倪。

看上小米模式的不光是米尔纳。当时,东海之外不远的软银孙正义,也正尝试着联系上雷军。

2014 年恰逢阿里巴巴 IPO,孙正义手上正好有大量的现金可以投资小米,孙正义好不容易托人联系上了雷军。他跟雷军说,软银可以出资 50 亿美元,但只能给出小米 450 亿美元的估值,不过软银希望最少持有 10% 的股份。

在当时,加上雷军拜访的其他外部投资者,小米最终可以拿到 70 亿美元的天价融资额。

这钱,雷军应该是想要的。只不过最后带着合约回到北京后,有些高管给他打了退堂鼓:

一是账上还有很多现金,感觉融资不融资都可。二是小米现在如日中天,让过多的资金进场,其实相当于白白分走创业果实。

有高管甚至有点膨胀,小米未来的市值一定是一两千亿美元,现在估值给得还是太低了。

最终小米给出了软银 10 亿美元的投资额度,但软银没同意,投资也就没有达成。

2014 年 12 月,雷军发布公开信,正式宣布小米融资 11 亿美元,公司估值达到 450 亿的消息。没有软银,融资金额也压到很低,领投的正是 DST 基金。

但消息一出,小米还是震惊了整个风投界。要知道,这家公司 2010 年成立,至今也只是走过 4 年道路的创业公司而已。

小米模式瞬间被放到聚光灯下:450 亿估值、互联网模式、一家做手机的公司 ....... 在被捧上神坛的同时也招来了潜在的竞争者。

对于中国手机行业来说,2014 年是个不寻常的年份,2014 年,乐视注册成立 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搞起了互联网手机,以让人惊叹的性价比模式冲击手机市场。奇虎这种互联网软件公司也宣布进入手机行业,主打得也是性价比模式。

手机行业 新星 纷纷升起,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也正在迎接巨变。2014 年,运营商补贴的减少对中国的 3G 手机品牌的出货量造成了影响,而出货转至由 4G 手机品牌的拉动。同时,此前被 中华酷联 占据的运营商渠道逐渐开放,释放给了其他手机玩家。

这一年,绿厂 OPPO 和蓝厂 vivo 靠着街头巷尾的渠道投入迅速打开了下沉市场,而华为靠着吃掉三星中高端机型在市场的份额大举进攻国内。

2014 年,O2O 概念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火热程度,零售企业纷纷涉足 O2O 布局线上线下融合的零售模式。这意味着,对于小米这家从出生就以线上流量为生存的互联网手机公司来说——它的线下渠道几乎是零。

后面的剧情我们都知道了,2015 年手机市场变天了,华为冲到第一,而小米手机出货量遭遇断崖式下跌,小米宣布恶补线下渠道,承认这是战略失误;而小米国际化也因手机专利的问题也在市场上受挫。

2015 年 1 月,小米的 3G 产品也战略失误,在印度完全卖不动了,瞬间造成了 10 亿人民币以上的库存。雷军在小米十周年演讲中也提到:对于刚刚成立不久的印度公司来说,这是灭顶之灾。

(那一次是)所有的人都膨胀了,包括我。 引发了一连串的反应,雷军在融资事件后回忆称。

这场 450 亿美元的融资事件成了雷军自从小米创立以来犯得最重大的战略错误。雷军认为,在那个节点融资,一是它引发了资本对互联网手机的热捧,让太多热钱进入了这个领域;二是它把小米代到了众人瞩目的位置,但小米没有选择足够和那些对手对抗的资金。它本来有机会在拿到那些钱后迅速的结束激烈的战争。

在《一往无前》一书中也谈到了这个事件对于创业者的警示——在当时要么应该不融资,保持低调,等市场反应过来已经迅速甩开对手;要么像当时的滴滴那样,迅速融到可以无限制打仗的钱,借助市场资本绝杀对手。

故事节选自:《一往无前》,范海涛,内容经过 PingWest 品玩编辑。

顺便附小米十周年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