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估值保卫战

  • 来源:网络
  • 更新日期:2020-08-27

摘要:出租车司机比一般人更早洞见了滴滴未来的企图。" 百度地图最近在机场专门设点,拉司机用他们的 APP,跑够量就给奖金。我们司机都呼吁不要占这点小便宜,百度是想要我们的数据来做

出租车司机比一般人更早洞见了滴滴未来的企图。

百度地图最近在机场专门设点,拉司机用他们的 APP,跑够量就给奖金。我们司机都呼吁不要占这点小便宜,百度是想要我们的数据来做无人驾驶,然后干掉我们。 赵师傅说完又补了一句, 就跟滴滴一样。

孙正义在拙荆见肘的 2020,变卖资产也要掏出 5 亿美元,领投滴滴无人驾驶。他下注的未来交通愿景,由电动车、自动驾驶、车辆调度三个部分共同组成,滴滴就占了其中两个部分。

愿景一旦成真,将彻底颠覆目前的出行场景,还有相关的生活服务配送版图,意味着更少的车辆、指数级提升的通勤效率。滴滴当下的所有努力,也绝不甘于网约车平台老大的身份,它在等待未来交通时代对自己的重新定义。

投资驱动滴滴

过去 8 年中,滴滴完成了 19 轮融资,融资总额合计超 200 亿美元,被称为中国市场融资轮次最多的公司。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滴滴出行上轮融资发生于 2019 年 7 月,彼时估值为 600 亿美元。2020 年 8 月 4 日,胡润独角兽榜数据则显示,滴滴价值约为 530 亿美元,较此前有所缩水,也远不及被传 IPO 时的 800 亿美元目标估值。

数据来源:天眼查 APP

这同时意味着,曾排 TMD 估值首位的滴滴,如今已被美团(近 2000 亿美元市值)和字节跳动(估值约 1400 亿美元)远远甩在身后。

投资驱动是滴滴商业模式的核心组成部分。 互联网分析师唐欣对 ZAKER 新闻称,滴滴每一步发展都依赖于资本市场不断给出的高估值,这也要求滴滴必须不断提供新的发展故事和想象空间。

而国泰君安提出的互联网企业估值模型显示,市场往往更在乎企业的未来而非现在。例如在用户数、流量和单用户收入(流量变现能力)等维度指标的变化趋势上,企业需要迎合资本市场爆发式增长的预期,才能获得估值的持续增长。

对滴滴而言,网约车主营业务面临挑战,寄予厚望的新业务扩张也处处受阻,让情况变得有点糟糕。在结束8 年血腥战斗后,滴滴仍要淌着血向前冲锋,捍卫估值。

王位蚕食者不断

经历多轮残酷的竞争厮杀后,滴滴在网约车市场占有率始终维持着 霸主 地位。2015 年易观国际的数据显示,合并快的后,滴滴市场份额高达 99.8%;2018 年 9 月,普华永道旗下思略特团队的报告显示,彼时滴滴市场份额仍高达 91%。

虽然美团、首汽等新晋平台短时难以赶超滴滴,但持续增长所起到的市场蚕食作用却不可忽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0 年 6 月互联新出行分会月报》显示,2020 年 6 月滴滴市占率已跌至 84.87%。

TalkingData 数据也证实了这一担心:截至 2019 年第三季度,滴滴在过去十二个月内乘客和司机端 APP 使用量分别下降了 5% 和 23%。

极光 iAPP 监测数据显示,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后,滴滴日活出现了断崖式下跌。5 月滴滴总裁柳青宣布,国内网约车业务订单量已恢复到疫情前的 60%~70% 水平。

确实业务受影响,网传的 800 亿美元估值并不靠谱。 一位接近滴滴人士对 ZAKER 新闻表示,此前多个平台崛起、顺风车安全事件以及今年疫情的多重打击远超预期,核心网约车业务的下挫势必对整体估值带来负面影响。

受疫情影响的并非只有滴滴,整个网约车市场的用户规模同样出现了下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信息显示,网约车用户规模在 2019 年二季度突破 4 亿的峰值,而在 2020 年一季度缩水至约 3.6 亿规模。

蛋糕变小了,分蛋糕的人却多了。

截至 2020 年 6 月 1 日,中国网约车行业共有 242 家企业,众多汽车企业和聚合平台正不断入局,重构行业竞争格局。如高德、美团为代表的 聚合打车 平台,还有汽车厂商为代表的吉利曹操专车,一汽、东风、长安的 T3 出行,正在前赴后继杀入网约车市场。

由此可见,烧钱模式下,滴滴 8 年网约车运营所形成的竞争壁垒,尚不足以威慑和阻挡后来者的挑战和施压。

重塑用户高增长

滴滴如果不能持续创造新的市场吸引点,无疑将面临巨大的发展压力。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对 ZAKER 新闻表示,滴滴的处境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开拓新的增长渠道是非常重要的方向之一。

这意味着多重压力下,滴滴需要重新讲好网约车的增量故事来对估值进行强支撑。

滴滴是一家非常没有安全感的公司,出生在血海狼窝,生下来就面临激烈的竞争。 在谈论危机感话题时,滴滴创始人程维曾作出过这样的陈述。

所以在网约车赛道上,即便赢下了快的、Uber 中国,击退了美团的入侵,乃至持续保持市场份额的优势,程维的危机感都在让滴滴不断寻找更大的发展机会。

2020 年 4 月,滴滴宣布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成立 用户增长部 ,并 4 月 16 日公布了未来 3 年的战略目标,称之 0188 计划:即 3 年内实现全球每天服务 1 亿单、国内全出行渗透率 8%(2016 年是 1%)、全球服务用户 MAU 超 8 亿。

滴滴创始人程维,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尽管外界解读,0188 正是滴滴急于拯救估值的一系列重要举措。但滴滴则对 ZAKER 新闻表示,0188 计划目标是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持续为用户创造价值,所谓支撑估值更多只是外界的评论和分析。

无论滴滴动机如何,目标都是重塑用户高增长和高渗透的态势。

出海

出海成了高增长目标下必然的新故事。

滴滴做海外布局,最早是为了狙击 Uber 中国。程维面对 Uber 技术、财力全面领先的强大优势,效仿莫斯科保卫战的战争策略,通过盟军多线作战的方式,分散 Uber 在不同市场的注意力,保护滴滴在中国的生存。所以,只要是 UBER 的对手,滴滴就一定会用各种方法去团结。

滴滴海外投资版图几乎覆盖全部亿级人口地区市场。数据来源:天眼查 APP

程维一直是国际化的坚定推动者,起初只是为了防守,后面发现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他认为,全球互联网竞争的结果是,每个行业只会剩 2~3 个平台,搜索引擎、电子商务、出行领域都是如此,一个人在全国、全球范围流动,有一、两个出行平台就够满足需求了。

最后胜出的这个平台,将决定未来几十年的行业话语权。 程维称,中国互联网业不能参与全球竞争的资格都没有, 哪怕滴滴失败了,也是向着正确的方向倒下。

2019 年是滴滴国际化业务突破的一年。到 2020 年初,滴滴已在海外累计服务超过 10 亿出行订单,8 月 25 日,滴滴出行全球日订单突破 5000 万,未来 3 年国际化出行将是滴滴全力推进的业务版图之一。

程维也坦率表达了对数字垄断的看法, 互联网垄断不一定导致恶龙出现,如微信、谷歌这样的公司,反而会推动行业进步。不能把工业时代的逻辑简单套用到互联网身上。

下沉

下沉则是提高在线出行渗透率的大杀器。

7 月下旬滴滴突然发布青菜拼车、花小猪两大新品牌,均采取惯用的高额补贴打法,通过对乘客和司机端的双向补贴来强势引流。

在外界看来,青菜拼车的烧钱引流意在快速夺回顺风车停摆期间一二线城市流失市场份额。而被誉为 打车版拼多多 的花小猪,山东临沂、贵州遵义等首批四个试运营城市均为三、四线城市,该平台也被认为是滴滴大力布局下沉市场的重要举措。

从数据维度而言,下沉市场同样具备类似全球化布局般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想象力。易观数据去年 7 月的一份报告显示,主流平台用户集中于一线、超一线城市,占比达 81.3%,而二线及以下城市组成了剩下的 19.7%,下沉市场潜力可期。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滴滴的业务区域分布同样如此。网约车 60% 的订单集中在头部 20 多个城市,剩下 300 多个城市只贡献 40% 订单。换句话说,承载着全国 53.25% 客运流量的 263 座四五线城市下沉市场,只为滴滴贡献了 15% 的订单来源。

滴滴总裁柳青曾披露过一组数据, 中国城镇人口 8 亿,每人一天出门一次到两次,所以 8 亿人每天出行大概是 11 亿 ~13 亿次左右,2016 年滴滴日均订单数是 1400 万次,二者相除的占比即为渗透率,为 1%。而旧金山这个数据是 15%,说明国内还有很大市场潜力。

如果在线出行渗透率能从 1% 提高到 8%,意味着滴滴的日均订单量可从 1400 万次提升到 8800 万次,正好靠近其 全球每天服务 1 亿单 的 3 年战略目标。

国泰君安提出的互联网估值四维模型,十分清晰地对应了滴滴的布局和野望,包括现有 / 潜在用户规模、用户使用频率、停留时间,刚需程度,长期依赖性和替代性等细化指标等等,从入口流量和粘性系数等维度影响和支撑滴滴估值。

流血式跨界

2020 年 5 月,柳青称,滴滴核心业务(网约车业务)已经盈利。然而,单一的网约车平台角色,想支撑滴滴持续高估值,资本不会买账。

Uber、Lyft 上市即巅峰的股价破发困境,反映了资本市场对单纯共享出行的不信任。 江瀚表示,滴滴要在 IPO 之前写好自己的资本故事,不应对标 Uber 等网约车平台,美团才是比较好的对标物。

从估值逻辑角度,除了平台效应、规模效应和竞争壁垒,资本对企业的广告营收能力、跨界扩张能力、业务协同能力、用户付费属性等等细化指标评价,会从入口品质和集聚系数两大维度影响估值。

所以,滴滴若想持续提升企业估值,就不应局限于网约车头把交椅的人设,还须具备从网约车延伸到生活服务闭环的宏大野心,以此从入口流量、粘性系数、入口品质、集聚系数四大维度来强化对估值的拉动和支撑。

根据滴滴在其他各类业务的激进式布局不难看出,核心业务盈利的滴滴开始为其他业务输血。今年 4 月,程维也给滴滴规划了双曲线推进的发展路径。

一是持续完善一站式出行平台,如网约车等四轮出行,单车、电单车两轮出行以及地铁公交等公共出行服务链条;二是强化小桔车服、自动驾驶、金融等业务,同时探索新赛道,完善生活服务版图的布局。

这样的发展策略,就注定了滴滴还将经历较长时间 撒币 式的流血发展。

更为胶着的 撒币 战事集中在两轮出行及货运、跑腿、社区团购、外卖等 新赛道 业务。滴滴在这些领域动作频频,也引发了舆论争议。

2019 年 6 月,滴滴将出行单车事业部、电单车事业部整合升级为两轮车事业部。据称 2020 年规划目标是占据 40% 市场份额,未来 3 年市占率提升至 60%。

这意味着,滴滴要从哈啰和美团两大巨头口中夺食。哈啰早已宣布市场份额超越滴滴美团之和,美团则在持续发力,仅 2020 年就规划继续投放 200 万辆两轮车。滴滴的扩张难度不言而喻。

在各类 新赛道 上,滴滴也处处受阻。

ZAKER 新闻梳理显示,滴滴的 新赛道 业务探索除在 2015 年上线的滴滴代驾与 2018 年 4 月上线的滴滴外卖业务外,大多为今年才正式落地。

例如今年 3 月上线跑腿业务,提供蔬菜水果、药品、鲜花等商品代购;6 月上线 橙心优选 试水社区团购;同在 6 月滴滴货运在成都杭州上线,进入同城货运市场。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2019 年网约车市场年度注册企业达 2758 家,年度注册增速创新高达 83%,该年度仅有 9 家企业吊销退出;跑腿方面,2019 年注册企业为 1022 家,增速达 71.82%,仅有 7 家吊销退出。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也显示,外卖方面受疫情因素影响,2020 年至今新注册企业突破 30 万家,增速从 2019 年的 176% 飙升至如今的 516.94%,同期仅有 27 家吊销退出;同城货运市场则较为稳固,目前有 12 家相关企业,2020 年新增 2 家,吊销退出的为 1 家。

不难发现,滴滴想要扩张的每一个赛道,都将面临与原有巨头的对决。

在货运市场,滴滴需要面对早已占据市场 半壁江山 的货拉拉、背靠 58 集团的快狗打车。而跑腿(即时配送)这个数万亿级的市场中,已呈现寡头格局,美团、蜂鸟、达达等企业并未给后来者留下过多的发展空间。

在滴滴新业务中,仅滴滴代驾较为理想,以 74.5% 的份额独占鳌头,大幅领先于 29.7% 的 e 代驾,但代驾总体市场规模太小,只有数十亿。

滴滴试图开拓的新业务,大概率不会带来什么超预期回报。 唐欣分析称,货运、外卖等新业务,既谈不上是投资风口,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市场增长空间,并且跟滴滴主营业务的协同性也不算大,所以并不看好对滴滴整体估值的支撑效果。

更为核心的质疑,聚焦于已巨亏多年的滴滴还将源源不断地烧钱扩张。

2018 年 9 月,程维在全员信中表示,成立 6 年从未盈利。彼时有媒体统计称,滴滴在市场竞争大战中亏损约 390 亿元。

而未来,在外卖、跑腿、货运等各个缺少先发优势的领域,滴滴要想切下更大的市场份额,无疑需要更多资金打持久战。

基于此,诸多分析人士指出,如今滴滴正准备大刀阔斧迈向新的扩张竞争阶段,背后的资方却不想再陪跑,未来难以预计的烧钱 无底洞 ,这才有了近期滴滴上市或并入美团等的传闻。

更坏的结果,则是把钱烧光了,发展却远未达到预期,滴滴外卖业务便是这样一个前车之鉴。

2019 年 2 月,程维表示滴滴会聚焦最重要的出行主业,裁员 15% 过冬,同时对非主业 关停并转 ,这被普遍视为滴滴外卖业务折戟的标志。

网传滴滴外卖在运营 10 个月中,亏损 10 亿元,不过滴滴对此并未做出过表态。艾媒数据显示,截至 2020 年 5 月,美团、饿了么两家在外卖市场的交易额占比分别为 51%、45.9%,留给其他玩家的仅剩 3.1%,两强相争的格局已十分稳固。

但业界也有观点认为,滴滴并非是在盲目扩张。生活服务与出行业务存在强关联性,是滴滴必须拿下的业务板块。 江瀚便认为,滴滴入局的新赛道均围绕其运输基础能力,并且其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不在于各自领域的巨头抵制,而在于能否利用好自身优势,扬长避短。

7 月 22 日,滴滴出行自动驾驶出租车在上海进行上路测试(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自动驾驶是最大变量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拯救不断缩水的市值,Uber 们同样选择了外卖、货运、电单车、自动驾驶等多元化的业务布局,朝着综合性出行平台乃至生活服务平台迈进。

Uber2020 年 Q2 财报显示,当季营收 22.4 亿美元,同比下降 29%,归母净亏损 17.75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24 亿元),超越了市场的预期。疫情对 Uber 网约车业务造成了持续冲击,井喷的外卖业务反而成为支撑其营收的重要板块。

7 月 Uber 宣布以 26.5 亿美元收购美国第四大食品外卖公司 Postmates,这被外界视为 Uber 明确转型的标志性事件,即 Uber 将逐步弱化打车业务,有意将外卖等新业务板块打造为平台未来的核心价值。显然,这无疑是从单纯的网约车公司向美团模式的跨界发展。

滴滴当下不必急于寻求 IPO 或合并,意义不大。 互联网分析人士丁道师也对 ZAKER 新闻表示,滴滴真正能夯实现有的创新业务,估值自然会不断提升。在巩固估值基础的情况下再寻求 IPO,才是滴滴应该慎重选择的方向。

尽管网约车行业烧钱不断,投资回报还未显现,但软银 CEO 孙正义认为, 这些都是最初的投资,它们的边际回报率是 20% 或更多,这实际上是非常合理、非常有利可图的业务。不管发生什么,自动驾驶汽车都会到来。当自动驾驶汽车出现的时候,提供打车服务的成本会变得非常具有效率。

孙正义描述的,是未来的交通图景,由电动车、自动驾驶和车辆调度三部分共同组成。这也能解释为何软银今年非常缺钱,依然变卖了很多互联网公司的持有股份,以 5 亿美元领投了滴滴出行自动驾驶部门。

数据来源:天眼查专业版

天眼查专业版专利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有超过 4400 家自动驾驶相关企业,共有超过 1.2 万件与 自动驾驶 或 无人驾驶 相关的专利,其中于 2019 年新申请的专利超过 3 千余件。

另据麦肯锡公司预测,2030 年中国自动驾驶汽车总销售额将达 2300 亿美元,基于自动驾驶的出行服务订单金额将达 2600 亿美元,或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

程维也多次提到,中国汽车使用率不到 5%,大部分时间放在停车场里,无人驾驶和共享汽车的来临,将会带来新一轮的变革和洗牌机会。

真正的风口还没来。

参考资料:

1、《疯狂找人四处出击 滴滴 IPO 前的最后一战》,Tech 星球

2、《滴滴 0188 计划详解:主战场四轮车承担 5000 万单目标》,晚点 LatePost

3、《十年内,滴滴没有轻松时刻》,钛媒体

数据来源:

天眼查专业版、极光数据、艾媒咨询、前瞻产业研究院、CNNIC、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易观。

文 / 曾宪天 邹心晨

图 / 陆盛华

版权声明:ZAKER 新闻对本稿享有著作权,转载请联系授权并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侵权责任。联系邮箱:media@myzaker.com。 如有线索提供,请联系 ZAKER 新闻小秘书微信号:ZAKERnews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