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网Logo
首页>互联网热点>

专访重庆邮电大学校长高新波:人类须为人工智能“立心”

登录 注册

专访重庆邮电大学校长高新波:人类须为人工智能“立心”

  • 来源:网络
  • 更新日期:2020-09-07

摘要:pan>pan>2020年服贸会前夕,重庆邮电大学校长高新波教授接受了新京报记者专访。在服贸会“2020智能科技与产业发展论坛”上,他将进行“人机混合智能的发展趋势&

pan>pan>

2020年服贸会前夕,重庆邮电大学校长高新波教授接受了新京报记者专访。在服贸会“2020智能科技与产业发展论坛”上,他将进行“人机混合智能的发展趋势”的主题报告。

高新波认为,目前我国的一些专用人工智能已经取得了单点突破,甚至达到领跑地位。未来,“人机混合智能”将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有望在安全、医疗领域率先使用。

对于人工智能面临的科学伦理考验,高新波表示,人工智能的应用应有所限制,涉及公平、正义时,还应借助道德和法律予以约束,“人工智能要‘可用且可控’,人类就必须为人工智能‘立心’”。

我国人工智能在特定领域达到领跑地位

新京报: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如何?

高新波: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面向特定领域的应用研究方面技术水平很高,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甚至达到领跑的地位。比如,文字识别、语音识别、中文信息处理、智能监控、生物特征识别、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科技成果已进入广泛的实际应用。

在专用人工智能的研发上,如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方面,由于应用背景需求明确、领域知识积累深厚、建模计算简单可行,因此形成了人工智能的单点突破,在局部智能水平的单项测试中可以超越人类智能。

通用人工智能研究与应用依然任重道远,如何实现像人脑一样的通用智能系统,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可同时处理视觉、听觉、判断、推理、思考、规划、设计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我国人工智能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比如高精尖零部件、技术工业、工业设计、大型智能系统、大规模应用系统以及基础平台等。

新京报:我们国家人工智能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高新波:人类面临的许多问题具有不确定性、脆弱性和开放性,同时人类也是智能机器的服务对象和最终“价值判断”的仲裁者,因此,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的协同是贯穿始终的。任何智能程度的机器都无法完全取代人类,因此,我们就需要将人的作用或认知模型引入到人工智能系统中,形成“人机混合智能”,或者成为“混合增强智能”。

“人机混合智能”顾名思义就是将人类智慧和机器智能相结合实现一种增强智能。这种混合增强智能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人在回路的混合增强智能,一种是基于认知计算的混合增强智能。前者将人作为一个计算节点或者决策节点放置于整个智能回路中,后者则将人的认知模型引入到人工智能系统,形成一种类人的人工智能。

“人机混合智能”将率先在安全、医疗领域应用

新京报: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方向,“人机混合智能”将在哪些领域得到应用?

高新波:其实“人机混合”这一概念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人与动物一个最重要的区别就是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而人使用工具的过程就是“人机混合”的过程。

机械化时代,人机混合延伸和增强人的体力;信息化时代,人机混合延伸和增强人的感知力;在今天的智能化时代,人机混合增强人类的智力,将是人脑主导的“感知力增强”和“智力增强”。比如,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服装等,都帮助我们构建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机混合智能系统。

从理论方面说,鉴于目前人工智能存在“黑盒”问题,或者说“可解释性”问题,因此一些重要的领域将会率先使用人机混合智能,如安全、刑事司法系统和医疗保健等重要领域。在这些领域,如果将决策权完全交予机器,将面临失控的风险。因此,我们必须依靠人机混合智能,充分发挥人类智慧和机器智能形成人类能接受的可靠决策。

新京报:哪些国家已经开展了“人机混合智能”的尝试?

高新波: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都已经开始了“人机混合智能”的尝试。可穿戴搬运机器人在马达驱动下支撑人的上半身,减轻搬运重物时腰部的负担;一些科学家还尝试将电极植入人脑中,让人脑可以随时直接从计算机中下载或上传数据,如若成功,将大幅提升人类的认知能力。

人工智能发展不能搞“大跃进”

新京报:从国家层面到地方,近些年出台了不少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的纲要性文件,你认为加强人工智能发展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取得突破?

高新波:人工智能时代,从国家到地方都出台了很多文件,设立了很多项目来促进人工智能的发展。但是,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必须尊重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一般而言,科技的发展首先是技术取得突破,进而需要科学解释,最终引发哲学思考,如此周而复始的螺旋式进步。

今天,人工智能技术在很多单点应用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我们尚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学科研究为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石,还需要通过学科交叉取得创新突破。

我们必须实事求是设定科学目标,不能搞“浮夸风”和“大跃进”,同时,社会必须营造宽容失败的学术评价氛围,这是对创新的最大支持。有了这种氛围,大家才敢于去触碰难题,促进科技发生质的飞跃。

新京报:作为重庆邮电大学的校长,你认为应如何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

高新波:近年来,人工智能教育迎来一个新的热潮。很多高校相继成立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通过其他创新机制,将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建设列为重要建设任务。今年教育部公布的专业目录中,开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的院校有180所。

重庆邮电大学2018年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目前正在努力将重邮建设成为“大数据智能化的实验场所、人才高地和科技高地”。

人工智能发展既需要基础深厚的学者,也需要应用推广的专家。因此,一部分高校应聚焦“人工智能”本身的人才培养上,为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储备人才;另一部分高校可面向“人工智能+X”的交叉学科培养人才。只有平衡好两种类型的人才培养,人工智能的发展才可持续,才更有后劲。

人类必须为人工智能“立心”

新京报: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否也面临着一些科学伦理上的挑战?

高新波:在人工智能的研究上,我们确实面临科学伦理上的巨大挑战。首先,人工智能是否可以拥有与自然人同等的伦理权利和地位?从伦理学上看,我们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视为与人类对等的道德主体存在巨大问题。如何将人工智能与人的关系的伦理学纳入考量,重新建立人与人工智能共存的伦理学,会是一个极其漫长艰巨的任务。

在这些问题面前,人类中心主义伦理学将会走向终结。因此,我们目前研究类人的人工智能和人机混合智能,就是希望人工智能“可用且可控”。如果人工智能走向基于机器思维的新智能的话,我们将很难理解这样的决策,这会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困惑甚至灾难。

新京报: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高新波:对于人机混合智能,还是希望建立以人为中心的智能形态,保证它“可用、好用”,而且“可控”。我认为,当下就应该进行制度的设计,制定行业与伦理标准,更好地驾驭人工智能。

从目前的发展阶段来看,由于人工智能尚没有自主意识,人工智能的价值观主要是使用人工智能的人的价值观,因此人类必须为人工智能“立心”。对于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应有所限制,涉及影响公平、正义的应用时,还应借助道德和法律的强制力予以约束。

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当前面临的风险,需要伦理学家、科技人员和企业领导人共同参与,关注如何利用相应技术帮助人类思考和决策,而非将人类取而代之。

新京报:你对本次服贸会有哪些期待?

高新波:服贸会同广交会、进博会一起,已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三大展会。本届服贸会作为疫情后我国举办的首次大型“主场国际活动”具有重要风向标的意义。一方面,表明了我们国家坚定不移继续推进经济全球化,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国家在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方面的努力和决心。

我期待本次服贸会一方面能够展示我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释放我们坚持经济全球化、加强国际经贸合作的积极信号,同时帮助企业加强国际交流、获取新订单、拓展新市常进一步助力中国服务贸易“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编辑 陈思 校对 李项玲

新网数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