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网Logo
首页>互联网热点>

腾讯医疗副总裁张猛:互联网医疗不能靠短期催熟

登录 注册

腾讯医疗副总裁张猛:互联网医疗不能靠短期催熟

  • 来源:网络
  • 更新日期:2020-09-16

摘要:  原标题:专访腾讯医疗副总裁张猛: 疫情再次激发资本热情 互联网医疗不能靠短期催熟   互联网医疗,不是真正拿钱能砸出来的一个行业,也不是靠流量能够催生出来的行业,要讲究

  原标题:专访腾讯医疗副总裁张猛: 疫情再次激发资本热情 互联网医疗不能靠短期催熟

  互联网医疗,不是真正拿钱能砸出来的一个行业,也不是靠流量能够催生出来的行业,要讲究服务,要讲究科学正常规律。

  互联网医疗因为疫情又火了一把。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社会各界对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使得互联网医疗行业迎来变革性发展机遇。

  疫情期间,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各大医院常规门诊窗口基本关闭,广大求医不便的患者,开始寻求线上问诊。与此同时,为了减轻医院的负荷和医生的风险,许多公立医院和第三方互联网服务平台纷纷推出了免费在线医疗服务。最终在疫情催化和国家政策助推下,互联网医疗服务出现“流量井喷”。

  不过,互联网医疗毕竟还是新生事物,虽然历经10多年发展,但无法回避的是其发展模式和盈利方式仍然还处于探索阶段。

  9月8日下午,腾讯医疗副总裁张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互联网医疗,不是真正拿钱能砸出来的一个行业,也不是靠流量能够催生出来的行业,要讲究服务,要讲究科学正常规律。

  而9月10日,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智慧医疗专场云端亮相,腾讯医典方面正式发布内容开放计划,通过API接口的形式,将专业科普内容和智能工具体系化输出至不同平台。

  互联网医疗不能靠短期催熟

  《21世纪》: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腾讯医疗团队从上线到现在发展情况如何?

  张猛:腾讯医典团队,从疫情萌芽状态,武汉还没封锁的时候就做了大量的疾病进展相关资讯的跟进,主要是科普如何更好地进行防护。疫情期间,我们做了2000多篇新冠相关的内容报道,阅读量相比于疫情前有数十倍的增加,特别是热点,全网分发有接近百亿的阅读量。此外,还组织了几十场疫情相关的直播,钟南山、张文宏都曾被邀请并参与直播。

  《21世纪》:其他品牌都在做类似的事情,怎么看待同行相互之间的竞争?

  张猛:我觉得竞争是好事。不管怎么样,带动了大家有自主意识地生产用户需要的、靠谱的内容,而不是用流量分发的形式借助互联网去聚拢这些内容。但在内容层次上,医疗不像其他赛道,需要有科学原则和负责任的精神。医学内容非常难做,疾病不计其数,用户需求不确定,医学知识更新速度也很快。

  《21世纪》:互联网医疗,前几年很火,然后慢慢又遇冷了。经过这次疫情大家对这个行业关注越来越高了但盈利模式一直难以突破,疫情之后在行业探索上会不会有新的启发?

  张猛:互联网医疗一直都在寻求突破,我认为通过疫情和前些年的探索,可能会有更加实际的认知。这个行业以前是被资本催熟的,但医疗是相对来说比较长的业务模式,并不是短期资本能够催熟的。

  而对于互联网医疗来说,不是真正拿钱就能砸出来的一个行业,也不是靠流量能够催生出来的,我们要讲究服务,讲究科学正常规律。而且,医疗消费行为属于低频行为,且人为不能诱导,也具备一定的特殊性。

  疫情期间,互联网确实给医疗行业带来正向的促进作用,网上问诊、网上送药、资讯等很便捷。现在市场重燃对互联网医疗的热情,与此同时,对比前几年互联网医疗刚刚火爆之时,大家对互联网医疗会更成熟和理性,开始消除浮躁,真正抓紧核心的价值点做长久布局。不管如何,我始终觉得医疗不是暴利行业,或者快速能够实现盈利的商业模式,需要大家都有一颗长跑的心、解决问题用户的心,要做好这方面的准备。

  医药流通仍是主盈利模式

  《21世纪》:过去互联网医疗的盈利模式往往停留在通过线上问诊,引入打通医药闭环,回归到线上药店的方式,腾讯医疗未来在探索新的盈利模式会有什么具体的尝试吗?

  张猛:引入药企是目前形式下选择不多的盈利渠道之一,这其中包括药企和器械公司。此外保险模式也对互联网医疗盈利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商业保险在中国刚刚起步,还起不到真正能够通过支付杠杆来改变医疗行为和对医生的处方习惯进行监管和把控的作用,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

  很多互联网医疗企业觉得通过和药企合作可以形成共赢的模式。在没有更好盈利模式方式的背景之下,我认为以患者为中心,真正解决用户的问题,在这里面合作的几方能找到价值点,去帮用户解决问题,帮医生提高效率,也不失是可以尝试的盈利模式。

  未来如何能够跟药企带来正的循环,更好的通过对疾病的理解,对患者行为更进一步的改善,和医生效率更进一步提高,进而带动医疗体系整体效率和社会医疗费用的降低,从而形成对现在国内医疗的补充则是腾讯医疗未来主要的研究方向,我们的优势集中在技术大数据和技术层面。

  《21世纪》:阿里、平安等巨头布局问诊平台并不是少数,腾讯的线上问诊和其他互联网的问诊有什么不同?

  张猛:腾讯医疗的线上问诊是建立在微信生态上的,所以我们也会着重考虑用户安全性。我们希望有更高行业标准的问诊质量跟踪体系或者监控体系。因为要对微信和腾讯的生态负责。

  在这其中我们也力求加入更多资讯的内涵,比如把腾讯医典的内容打碎形成一个初筛病人的功能,起到在问诊期间能将相对简单的问题先由机器完成的目的,一方面是能快速解决患者的一些问题,对问诊医生来说,通过把资讯打碎后由机器完成前期最为简单的医学问诊工作,医生可以不用打一堆字,更快地回复患者;另一方面,我们发现更多时候,患者在线上问诊其实更多时候只是想找一种安慰,在网上问诊是要解决问题,但大多数时候其实并不是多么迫切、刚需紧急的医疗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依托腾讯医典还有腾讯强大的AI能力,我们的优势在于可以提高医生和患者双向问诊的效率,减少来回的时间。

  《21世纪》:腾讯医典在B端方向上的发展如何?作为以内容为载体输出的平台,其议价能力在哪?

  张猛:我们的优势集中在其一是具备产品稀缺性,其次,高质量的内容输出、保证用户的喜爱程度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优势。而目前在B端上,主要还是和渠道的合作。我们已经接到了很多渠道商对定制内容的需求,尤其是对视频类医学内容需求仍很多。而打造视频的医学内容可以满足用户需求并拓展渠道,这是B端合作的方向,未来我们也将通过完善自身的内容方式去更好地把握和满足用户的需求。

  (作者:唐唯珂 编辑: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