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网Logo
首页>互联网热点>

只是在手机里装个输入法App,为什么还要我的位置权限?

登录 注册

只是在手机里装个输入法App,为什么还要我的位置权限?

  • 来源:网络
  • 更新日期:2020-09-18

摘要:  来源:果壳   当我们安装手机App的时候,它们常会向我们要一系列权限,有一些是合理的,比如有美颜功能的相机自然是要访问我们摄像头的,但有一些就比较莫名其妙了,比如外卖软件

  来源:果壳

  当我们安装手机App的时候,它们常会向我们要一系列权限,有一些是合理的,比如有美颜功能的相机自然是要访问我们摄像头的,但有一些就比较莫名其妙了,比如外卖软件要我们手机前置摄像头的权限,难道是想看看我们长的像谁的菜?

  手机App向用户要各种权限,一方面可以方便我们的生活,比如要了位置权限,打车软件可以让司机更快找到你,你也可以通过点评软件查看附近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给了App访问手机通讯录的权限,你就可以在App中发现有哪些熟人也在使用。

  不过另一方面,手机App通过索要权限获得的信息,可能成为广告商的工具,而超出App功能的权限,更是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可能没有免费的App

  有两句名言大家都有所耳闻:第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第二,“命运所有看似慷慨的馈赠,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我们习惯了在手机里装免费的App,然而免费真的是没有代价的吗?

  绝大多数App之所以会免费,有的是因为App中含有广告,有的则是因为可以得到用户的一些权限(如定位信息、访问相册和通讯录信息)。

  App向用户要超出功能的权限不是个别现象。2018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100款App的个人信息收集和隐私政策的测评情况,发现这些App普遍都过度收集了用户的信息:59款App涉嫌过度收集“位置信息”,28款APP涉嫌过度收集“通讯录信息”,23款App涉嫌过度收集“身份信息”,22款App涉嫌过度收集“手机号码”。

  同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App个人信息泄露情况调查报告》。内容显示,近7成的受访者认为手机App在自身功能不必要的情况下获取用户隐私权限;近8成受访者认为手机App采集个人信息的原因是推销广告。

调查问题:手机App采集个人信息的原因

  推销广告——这就是很多手机App要你权限的理由了。

  信息时代,用户的每一条信息都是值钱的,都可以用来帮助投放广告。你一定遇到过这样的场景:在搜索引擎中搜了下“手机”,之后几天的手机页面中就经常出现手机广告;在某输入法提到了“机票”,输入法马上弹出旅行购票App的下载链接。

  不难想象,广告商投放广告的依据,正是来自App采集的个人信息。

手机上的浏览器App,为什么知道我是个塔防游戏爱好者?丨收集截图

  肯定还有很多人记得2019年换脸App涉及泄露用户信息的事。当时有一款很红的App叫ZAO,很多人都玩它。有一天,一位法律界人士指出,这款App有泄露隐私的风险:根据ZAO用户协议的描述,该APP除了可免费使用并修改用户肖像,还可以将它任意授权给想授权的第三方,进行信息贩卖。

  看,这就是你以为的“免费”App。

  没人比手机更懂你

  那么,投放广告一定要收集用户信息吗?不一定,但有了用户信息,广告商就能更有效地投放广告。

  传统的广告投放是个伤脑筋的问题。举个例子,某洗发水品牌在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插播了自己广告,但是多少人能看到这条广告?看到广告的人是不是需要洗发水?所以,这广告投放之后到底能让自己的销量提高多少,真不好说。

  于是一家广告公司找上门了,他们对市场总监说:“让我们来帮你推广吧!我这边每个月都去几次理发店的年轻用户,保证看到广告的人都有洗头需求!而且多少用户观看了这条广告,其中有多少点了购买链接,最终有多少人下单购买,咱们这边都能统计出来,精确到个位数哟!”

  这广告公司的人真不是吹牛。当用户同意App访问自己的定位信息时,App会给用户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务(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为用户提供便利,比如地图导航。

  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分析用户的位置信息得到更多的信息:每天都去理发店的是托尼老师,隔段时间去一次的是客人;偶尔去街边小理发店的用户,购买力不如偶尔去连锁理发店的用户……这样一来,推洗发水广告的时候就可以针对性地推不同档次的产品,提升变现效率。

收到这条广告推送的人目前20多岁,经常出没于北京创业小公司云集的大望路一带,ta很可能需要找一个共享空间作为办公地点丨手机截图

  这里说的只是利用位置信息获得的信息,用户放开的权限越多,广告商对用户的了解就越清晰,用行话说就叫“用户画像”。

  你给了定位权限,App就知道你平常爱去哪;

  给了访问通讯录的权限,App就知道用户的朋友都是谁;

  给了摄像头和相册的权限,App就知道用户是醉情山水还是自拍达人。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现在的互联网从业者说,给我你的手机,我就知道你是怎样一个人。

  你是互联网企业的免费劳力吗

  手机App获得用户信息,不仅可以用来精准投放广告,另一方面,也可以运用用户信息来完善自己的AI,也就是说,你在开放权限、使用App的时候,也成为了互联网企业的免费劳力。

  近些年有个热词叫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就是人工智能。让人工智能越来越聪明的关键便是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让AI在实践中通过积累经验来提高AI的判断能力。怎么积累经验调教AI呢?靠你。

图丨Wikipedia

  举个例子。给App开放了相册和操作记录的权限,那么小仙女们在修图的时候选择瘦脸、放大眼睛和美白等操作,就都会被App记录下来,经过成千上万次的实践经验,AI就会明白皮肤白到什么程度大家觉得好,下巴尖到什么样子大家觉得美。当小仙女们以后打开拍照软件时,就不需要自己再动手修图了,AI就会“一键美颜”。

  大家每一次对AI的纠正,都会让AI积累更多的经验,变得更聪明。

  问题在这里:按理来说,这种完善自家AI功能的算法应该是互联网公司自己搞定的,但是他们却将用户当作了不发工资的劳动力,帮助他们测试并训练AI。

  可能有人要说“那用户也免费用了产品了啊,等价交易。”事情又回来了:互联网公司掌握了用户大量的信息,至于将用户怎么变现,是焖溜熬渣还是煎炒烹煮,那就看心情了。

  技术无善恶,掌握技术的人有

  在大数据时代,我们的隐私保护变得异常艰难。

  一方面,技术的进步确实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精准的用户画像也可以让商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甚至定制化的服务。

  另一方面,为了使用App,我们很多时候不得不给它们开放很多权限,使得我们不得不面对隐私泄露的一系列风险。

  这两者总是纠缠在一起。想一想,手机广告可能给一个雅思听力考到7.5、但写作只有5.5的人推荐英文字帖去练字,恰到好处地帮助ta提升成绩,但也可能让一个刚刚考上大学的贫困学生接到诈骗分子打来的“发放助学贷款”诈骗电话。

相关报道丨网页截图

  面对这样的处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网站中建议,可以做到这几点来减少个人信息被泄露的风险:

  1,根据业务功能特点和自身需求判断是否需要向App开启权限。

  给拍照软件开摄像头和相册访问权限,位置权限就不必了;给外卖软件开位置权限,访问麦克风权限就不必了。这些权限都可以在手机中设置。

  2,如发现App所申请开启的权限过多,或明显与业务功能无关,可选择不使用该App。

  世界上的App那么多,同一领域总不会只有一个App一家独大。消费者们完全可以用脚(手)投票,选择尊重消费者隐私的App。

  3,谨慎授权手机App使用 “读取通讯录”、 “打开地理位置”等权限,另外强制获取“通讯录”权限的App建议不要安装,部分借贷类App会借助通讯录信息进行暴力催收。

  技术没有善恶,但是掌握技术的人却有善恶,作为用户我们不仅要甄别清楚哪些权限应该开放给App,哪些不应该,更要持续关注相关立法,让我们的隐私数据在大数据时代不会被坏人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