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网Logo
首页>互联网热点>

小冰公司CEO李笛:5G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工智能助理

登录 注册

小冰公司CEO李笛:5G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工智能助理

  • 来源:网络
  • 更新日期:2020-09-21

摘要:新浪科技讯 9月21日下午消息,由新浪科技、新浪5G联合主办的“Refresh Your Life”新浪5G Open Day今天开幕。小冰公司CEO、原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李笛在技术变革论

新浪科技讯 9月21日下午消息,由新浪科技、新浪5G联合主办的“Refresh Your Life”新浪5G Open Day今天开幕。小冰公司CEO、原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李笛在技术变革论坛演讲中阐述了他对5G时代交互变革的理解。他表示,在5G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工智能助理。

李笛认为,交互一直都是人类社会最主要的驱动力之一,每一次交互变革都引发非常巨大的人类在社会、经济和商业上的变化。如今,一场交互的巨大变革正在到来。

人人交互一直都是人类社会主流的交流方式,而随着电脑时代的开始,人机交互成为了新的交互形式。李笛表示,人工智能的出现实际上带来了一种新的可能,这就是一种和过去的人人交互或者人机交互都截然不同的全新的交互形式。它可以同时去从人人交互和人机交互中获得它们原本的优点,把它们融合在一起。这个其实并不是人机交互本身的提升,而是两种交互方式的融合。

正如同微软让世界上每一个都有一台自己的电脑一样,随着5G时代的到来,每个人都将有自己的人工智能助理,每个人都将会被人工智能助理围绕着。李笛强调,5G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加速了这一变革的到来。“无论是小冰、Siri还是Alexa,全部都看到一个最新的未来,就是高度定制化的人工智能交互很有可能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最强音。而移动互联网很有可能只是这个时代的一个前奏曲。”

李笛认为,人人交互或者是人机交互都已经到达了这些交互原本的设计目标的极限。人人交互有人性,且转化率非常高,但是并发很低,因为人总是需要休息,或者遇到生病等客观因素;虽然人机交互可以满足并发高的要求,但它缺乏人性,转化率非常低。

“我们认为如果要让人工智能可以去代替人人交互的内容,比如说代替李佳琦,它不应该首先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人工智能,而首先应该成为一个和李佳琦一样能够控制住全场这样的一个人工智能。”李笛表示,在交互过程中人工智能不仅是应答,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交互过程中去预测这个交互发展的走向,保持交互继续进行,甚至去诱导这个交互向它所希望的方向去发展。

“通过像类似于分层话题图谱这样的技术,我们可以让人工智能在引导对话的过程中,从它开始引导一直到和人类在交互,在到最终的结果,可以实现42.7%的完成率。”李笛透露,这个完成率相当于一个真实的人在与他人的对话中控住了全场。

李笛认为,5G是这个时代真正的背后的基础。而在新的人工智能交互的变革来临了之后,人类仍然有很多时间不断的发现新知。

欢迎持续关注新浪5G Open Day,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国际电信协会(ITS)常务理事、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吕廷杰,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白杨学者赵子忠,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璞,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文远知行创始人兼CEO韩旭,小冰公司CEO李笛等院士专家、领军企业高管共话5G新机遇。

以下为演讲全文:

大家好,我是李笛,以前是微软小冰全球研发团队的负责人。现在我们独立成为全新的小冰公司,我是小冰公司的CEO。

我们今天想跟大家一起分享我们关于人工智能赋能这个全新大时代的一些的想法,以及我们所看到的未来。我们所关注的未来主要是和整个人类社会的交互这个方面有巨大变革有关的。在这方面我们掌握很多的数据,所以从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的真知灼见,也非常高兴可以跟大家来分享。

从我们的角度来讲,我们认为一场交互的巨大变革正在到来,为什么这么说,每天数以千亿次的交互。实际上在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交互一直都是人类社会最主要的驱动力之一。每一次交互变革都引发非常巨大的人类社会、经济和商业上的变化。人类社会的交互主要分为两类,一类叫做人人交互。从人类社会诞生起,人人交互就不停地出现在人和人以及人和世界之间。

从1959年开始,我们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那么新的形式的交互——人机交互进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并且一直到今天为止仍然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人工智能的出现实际上为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可能,这种可能就是一种和过去的人人交互或者人机交互都截然不同的一种全新的交互形式。

而它在这个时候可以同时去从人人交互和人机交互中获得它们原本的优点,把它们融合在一起。这个其实并不是人机交互本身的提升,而是两种交互方式的融合,让我们再把想法拉远一点。我个人很喜欢这样的一句话,遇见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去创造它。那么这件事情, 实际上在我们微软一直以来就是这样进行的。

1975年的时候,微软做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动作,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还记得那个时候的历史。在45年前再往前,曾经IBM的董事长认为也许未来世界人类可能需要五台计算机就够了。但是当45年前比尔盖茨创立微软的时候,他做出了一个巨大的预见,他认为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五台计算机,而是每一个人都会需要他们自己的计算机,并且在这些计算机上都会运行微软的软件。

当然,我们去遇见这样的未来,并且去成功实现它才是最关键的。 所以,在那之后的很多很多年里面,微软公司一直在努力去尝试不断的让这样的未来能更快更早的发生。为此才会使得我们的产品,商业模式,以及我们通过这些产品的商业模式所传达出来各方面的想法可以比较和最新的预见很好融会贯通在一起。

到了2020年,我们今天仍然处在和过去的历史惊人的相似的同样的一个时间点。那今天当人工智能技术,当5G技术出现在我们的社会中时,我们有很多很多很初级的想法,也许未来会证明今天我们所有的想法都仍然是非常粗糙的。

我们还在讨论人工智能技术是不是更多的会出现在To B领域,我们也在用很科幻的想法去想象人工智能是不是会去改变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我们今天在整个的社会里面看到很多很多的人工智能技术的产品,以及以人工智能本身作为特征的产品,比如说像很多的人工智能助理一样。

那么从我们的角度来讲,在这么多年我们从微软小冰,从其他的各方面的人工智能技术投入和产品研发,我们其实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预见,就是未来并不是只有几个人工智能助理,Siri、Alexa、或者像小冰,像我们的Cortana等等,而是每一个人都会有他自己的这样的一个人工智能助理。并且不仅仅是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人工智能助理,而是人工智能会以各种各样的交互主体的方式出现在人们的周围,并且环绕着他。

为什么这么说。回头来看今天的历史,无论是产品化最早的Siri,还是覆盖硬件设备最多的Alexa,或者是交货量最大的微软小冰系统。那小冰我们实际上承载着人类和人工智能交互全球范围内交付总量的60%。

不光是小冰,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第三方的应用,从我们的角度,无论是我们、Siri还是Alexa,其实全部都看到一个最新的未来,就是高度定制化的人工智能交互很有可能才是真正的这个时代的最强音。而移动互联网很有可能只是这个时代的一个前奏曲。

5G是这个时代真正的背后的基础的成长服务,是什么样的原因或者历史的契机去推动这样的变革发生的。其实从移动互联网的出现,诞生到它现在深入渗透到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它实际上加速了这种变革的发生。让我们把我们的视角放到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来看。

实际上我们现在对于每一个人来讲,特别是我们这些生活在移动互联网非常发达的国家,像中国。我们作为一个当代人,每天的生活可以用海量的碎片化并发这样的一个词语来形容。有的时候我们在地铁里,在汽车上,在办公室里面,在家里,我们做低头族,有的时候是我们主动去做低头族,有的时候是我们被动的不得不去做低头族,因为有大量的并发的交互,不停的在要求着我们必须时时去响应它。

而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已有的我们刚才提到了两种交互形式都遇到了巨大的瓶颈,人人交互或者是人机交互,他们都已经到达了这些交互原本的设计目标的一个极限。我们以人人交互为例,人人交互就是两个人或者多个人之间的交互,我说它有一个非常好的优点,因为人人交互的这个交互主体作为人类它是有足够好的人性的,那么它能够很好的去建立一种非常好的信任纽带关系,并且它的转化率是非常高的, 这种转化率是人机交互没有办法去比拟。

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李佳琦,它的重要价值是几乎是无以替代的,那么它可以成为是人人交互的一个典范,一个蓝本。但是人人交互有它巨大的生理极限,人人交互的交互主体表现在它的基本特征就是并发非常的低,并且人作为一个交互主体,它的稳定性非常的差。所以李佳琦虽然有很好的人人交互的效果,但他可能就会经常会病倒,今天不能再继续工作。同时一个人能够同时和很多不同的人去交互的可能性其实也是非常低的。

所以,当交互本身没有达到海量碎片化并发的时候,它还可以。但当交付本身触及到瓶颈的时候。在人人交互这方面,我们通常体现到的就是等,要么是我在等对方来跟我交互,要么是对方正在等我跟他去交互。

而人机交互恰恰相反,它有高并发的特点,但是由于没有人性,我们通俗的来说,它没有一种通过EQ方式可以去很好的去控制交互双方交互全程的交互体验。所以它的转化率是非常低的。

我们很多现在看到的社会里面发生的现象,比如说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流量红利正在消失等等像这些,实际上从我们角度来看,他们是冰山露出来海平面以上的部分,它真正背后的原因是由于交互本身到达了瓶颈,所以人机交互它的转化率低,但它的并发高产生了一个直接的反应,就是我们为了提高人机交互所带来的最终的效果。

我们有没有办法去提高它的转化率,那我们去加大并发。在各位的手机里面,其实不停的在被加大并发的人机交互所干扰。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将得到的一个典型的一个直观的感觉,就是等等别再推了,你再推送消息,我把你这个App卸载掉了。所以,人人交互和人机交互这两种形式实际上遇到了这个巨大的瓶颈。而社会同时又要进一步的不断地向更好的方向去发展,那么瓶颈是必须要解决的。

我们在过去的这些年里面一直在尝试去构建一种全新的框架,我们和很多同行业者也都在不停的去尝试,去努力构建这样全新的框架。无论是基于任务型的pass competition这种类型的一种框架,还是基于过去说的深度学习、深度问答等等,像这样的一些对话引擎,都能像这样的框架,还是像我们提出来的这种最新的30种软体的这种面向交互全程的框架,其实都是想要去尝试解决这样的问题。

也许未来的正确答案并不是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而是他们整合在一起的想法。但好的消息是大家都在努力的去探索,并且我们取得了很多很有意思的成果,在这儿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们以一个框架为例,我们认为如果要让人工智能可以去代替人人交互的内容,比如说代替李佳琦去完成的话,它不应该首先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人工智能,而首先应该成为一个和李佳琦一样能够控制住全场这样的一个人工智能。所以在交互过程中它并不仅仅是应答,而更重要的事情是它是不是交互过程中去预测这个交互发展的走向,并且能够去保持这个交互继续的进行,甚至去诱导这个交互向它所希望的方向去发展。

我们在很多年里面,包括同行业者在内,现在可以看到像Google的Nina、Facebook等等可能也有很多这方面的尝试,我们在努力的去尝试通过一个更加全程的交互可以让这个对话沿着人工智能这个交互主体所希望的方向去发展。

最新的,也是目前为止我们最激动人心的技术,是通过像类似于分层话题图谱这样的技术,我们可以让人工智能在引导对话的过程中,从它开始引导一直到和人类在交互过程,一直到最终的这个结果,可以实现42.7%的完成率。我不知道怎么去描述这样的一个完成率,但是我们可以拿身边的人去类比,它几乎可以相当于我们周围那些在对话过程中比较能够Hold住全场的人类的反应。

那么这样的交互的特点,其实带来了巨大的新的商业价值的上升空间。我们在过去几年里面,和BuzzFeed,Lawson,在中国、日本、美国进行过很多的测试, 比如说我们尝试要有这样的能力的人工智能交互主体可以去类似于像一个电源,或者像一个分销者,或者像你的朋友一样。

所以在交互过程中向你去推荐一些内容或者是推荐一些商品,那么我们目前为止得到了最高的转化率。从它开始向人类用户推荐免费商品,到人类用户真正去购买这样的商品,转化率甚至高达68%。而使用普通的人机交互的方式,这样的转化率通常都在10%以下,68%的转化率是接近于人类的。而人类没有办法像人工智能有这么大的并发,同时用这么低的成本去完成这项工作。

所以这是我们所看到的很多的未来,而再进一步的,我们认为这一场我们很多人很快就会在我们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体会到的巨大变革,它将无处不在。因为这样的人工智能交互主体有它自己非常重要的优点,而这些优点将使得它可以出现在我们手机里面的每一个App中,出现在我们放下手机的时候看到的物理世界的很多的不同的场合之中。

而这样的角逐也将展开。我们现在有很多人工智能技术,这些人工智能技术有些是深入一些垂直领域的,有些深入一些非常重要的大模型,有些基于他们去做一些小东西。但是像这样的人工智能交互的变革,它的角逐将在完备框架进行中。

同时我们相信大家会很快看到,我们被大量的人工智能交互主体所环绕,他们会帮助我们, 让我们可以从海量、碎片化、并发的生活中解脱出来,而它们的数量将会越来越多。因此新的商业模式将基于这些人工智能交互主体的所谓人口数量。未来是不断的在发生的,我们在迎接未来,我们从各个角度,每一个行业里面的从业者,我们都从不同的自己擅长的领域一起去拥抱。

还有很多很多待开发、待探索的未来。 但是如果我们去看1959年,人机交互第一次出现在人类社会中,经过了这么多年,它仍然有蓬勃的生命力。那我们就会看到这种新的人工智能交互的变革来临了之后,我们仍然有很多时间不断的发现新知,这也是令我们激动的。

(责任编辑:季丽亚 HN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