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疫情发生以来,在线教育就被推上 " 风口浪尖 ":全国的学生被迫从线下迁移到线上,进行在线学习。与此同时,家长对于在线教育的认知和习惯也进一步加深,学校更是意识到在线的种种
自疫情发生以来,在线教育就被推上 风口浪尖 :全国的学生被迫从线下迁移到线上,进行在线学习。与此同时,家长对于在线教育的认知和习惯也进一步加深,学校更是意识到在线的种种优势。
从数据来看,此前接触在线教育的用户在 2000 万人以下,如今直接过 1.2 亿。而按照教育部 2018 年数据,全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 2831 万,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 3934 万,初中阶段在校生 4668 万,普通小学 1.03 亿。因此,教育信息化这个一直未被巨头 All in 的赛道迎来了风口。
那么,如何满足这些需求,精准并且快速的抓住红利,成为所有想分得一杯羹的企业战略目标。这里面的企业我们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教育行业的原有企业;一类是想配置抗周期行业的投资机构;最后一类是像腾讯、阿里、今日头条这样的互联网大公司。
事实上,互联网大公司们进入教育行业时间比较早,但相比而言,没有做出外界所预期的成果。这次疫情是否带来一些新的改变?不管是战略决心还是组织架构,亦或资金技术层面。而且,背后逻辑也和以往不同:上一波进军教育行业,互联网大厂对教育熟悉度不够,供给更是不成熟;如今,供给基本成熟,且行业对于科技能力要求更高,这恰恰是大厂们的优势。
对于腾讯来说,在教育行业的一举一动都格外受到关注。因为微信和 QQ 有天然的用户连接的优势,同时投资上还包括猿辅导等在内的一系列教育机构。
教育智脑和教育号
只要提到腾讯的优势,一定是 连接 能力作为核心,核心之外又足够开放。校园是一个有墙的小社会,学校与学校之间,省市之间,学生之间都有千差万别的不同。尽管互联网发展足够快,但公立校这块市场远不及更成熟的课外教培市场。
也正是因为教育第一增长曲线教培市场的逐渐饱和,格局基本确定,所以第二曲线校内市场势必成为焦点。腾讯教育瞄准的便是第二增长曲线,流量足够大,想象空间足够广阔,生命周期足够长且活跃。
从腾讯目前在教育的布局来看,除了在线少儿英语腾讯开心鼠、在线课外辅导企鹅辅导、英语教育产品腾讯英语君,还有致力于校园信息化的智慧校园、发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腾实学院,以及在线职业教育平台腾讯课堂等。
如此多入口切入教育领域,外界对此总有一种担忧——会成为合力还是会分散资源?腾讯对教育的战略决心到底有多大?对此,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汤道生曾指出,教育是腾讯在产业互联网中重点关注的版块,因此会大力投入资源,推动教育行业智慧化发展。此次疫情中,腾讯教育的表现也足以证明,正是因为有了不同的切口,才能从产品侧、内容侧、解决方案侧、合作伙伴侧等多方位保证 停课不停学 的推进。伴随而来的各项数据出现暴增就只是一种顺理成章的结果了。
按照官方披露,腾讯教育产品服务学校超过 10 万所,覆盖学生超过 1 亿名,机构超 20 万所,教师超 300 万。
随着疫情后期的正常化教学活动开始,为了更深入参与校园数字化变革,腾讯在近日召开的 2020 数字生态大会上,推出了新的解决方案——腾讯教育智脑和教育号。
腾讯教育智脑
据 36 氪了解,教育智脑是在去年推出的 腾讯 Welearning 智能教育解决方案 基础上,基于疫情催生的行业和用户需求的变化,进一步整合自身能力后推出的。主要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面向教育治理,打通教育主管部门 - 学校 - 家长之间的关系;右脑针对教学服务,让教师和学生均能完成精准教学。
具体来说,腾讯教育智脑以统一身份认证为基础,以场景化教学工具为抓手,以结构化的知识图谱为支撑,助力教学全场景数字化,让教学当中的各个环节可测量、可优化,最终助力管理部门、家长、老师、学生实现一体化的精准管理、智能化的精准服务,陪伴式的家校沟通,以及个性化、多元化的精准教学。 腾讯云副总裁、腾讯教育副总裁王涛介绍说,不同于传统教育大数据,腾讯教育智脑有三个特点:全面融合、深度思维、完整解决。其中,全面融合是指覆盖全学段、全角色、全维度、全场景;深度思维是指依托于心理学、教育学、认知科学来实现多元异构的教育数据建模;完整解决是指提供描述、诊断、解释、预测,以及精准资源匹配的闭环方案。
王涛同时详细阐述了教育号背后的战略思考。在他看来,顺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需要助力政府构建一个大平台,打通信息数据的孤岛。值得关注的,当前教育信息化已完成了网络、电脑、设备设施等基础投入,下一步的趋势,是从硬件采购转向提供软件服务。
事实上,疫情发生之前,各地都建立了自己的信息化平台。但由于平日的常态化运用不够,所以很多问题没有明显凸显。而这次突发的疫情,无形中检验了过去这些投入,结果是很多学校发现之前采购的系统没法支撑教学,数据更是无法打通。
王涛认为,不能否定过去的教育信息化投入,如果没有之前的基础投入,疫情期间是很难让这么大量的学生全部转移到线上的。只是因为缺乏统一的信息化平台,所以数据孤岛没办法解决。
基于此,教育主管部门意识到,数据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需要相互打通才能有助教学和管理。正是看到了主管部门的这一强势需求,腾讯教育推出了统一身份认证的 教育号 ,作为统一的入口,能无缝接入和打通多个组织多个账号多个应用场景。
新基建让教育实现普惠和大规模个性化
新基建自 2018 年 12 月第一次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以来,各地已纷纷制定政策响应。尤其今年以来,多地更是在 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把新基建作为工作重点,基础投资也一并偏向新基建领域。
对于教育新基建这件事, 方向还是大平台的建设,然后是集中采购资源,最后是从建设模式走向服务模式。 王涛表示。
腾讯副总裁王巨宏补充认为,新基建的大力投入能很好的解决边远地区服务器或者宽带流量缺乏现状,从而提高教育服务质量。尽管帮助不是直接的,但解决了后顾之忧。教育普惠会越来越方便。
教育信息化这个赛道是一个红海市场,玩家分散且规模不大。常规的企业做到一定量以后没能力继续增长,或只能做很细分的一部分业务,或对用户的触达能力不够。
所以,这就导致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竞争出现高度同质化:产品功能趋同,定位趋同。更严重的结果就是通过价格战拿下采购订单,企业利润率一旦降低,对整个行业都是伤害。
孤岛不仅仅存在于数据方面,也存在于上下游。比如对于一些硬件厂商来说,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其他的接口完全不能兼容。系统老旧,更换成本高。
如何解决这个场景顽疾?腾讯教育的办法是以项目制和解决方案进校,而不是传统的单一产品进校。因为对于 B 端和 G 端来说,真正需要的是解决方案和服务能力,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产品,没有一款产品能满足所有需求场景。
以腾讯教育助力深圳罗湖构建 智慧教育云平台 为例,打破了过去一次性采购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应用服务的效果进行计量付费,开创了教育信息化从采购产品建设项目到采购服务模式的转变。
再以腾讯微校为例,其一个典型的场景是经费管理,主管部门直接下发到学生微信账户,避免了中间流程。学生所有消费记录都能被家长识别,无需排队充值。也不存在丢失换卡的问题,疫情中无接触需求满足了学校防控要求等等。
正是因为抓住了这些核心需求,我们的活跃情况才会让我们震惊。可以分享下某个地区学校数据,它们平均每个学生的每日 PV 在 2-3 次。 王巨宏对 36 氪说道。
整体来说,腾讯在教育领域的布局分为 TO B 和 TO C 两块。B 端定位于做教育行业数字化升级的工具和助手,帮助生态伙伴成功;C 端则是直接面向学习者,帮助学习者更高效的学习。
按照王涛的判断,未来教育行业除了技术的进步外,最终还是要走向个性化,要能够更好的因材施教,更好的以学习者为中心。同时,AI、5G 等新技术也给教育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例如,如果要实现更大规模的个性化,如何更好的去识别到每个人,如何针对每个人的特点提供一些个性化的服务,这就对 AI 的需求是比较大的;再比如,基于 5G 技术,未来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在任何地点都能很好的学习。
相关文章推荐
新网新人专享,注册领SSL证书百元神券2022-09-15
新网与亚洲诚信达成战略合作,携手共建安全云生态2022-09-06
企业网站没有SSL证书,你将面临......2022-09-27
SSL协议、TLS协议,有什么区别?2022-09-26
网站跳出率高?可能是没装SSL证书2022-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