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月20日,卫星即服务产业联盟(下简称“联盟”)线上发布大会在航天科工卫星运营中心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童庆禧、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卫征、中国航天科工第
7月20日,卫星即服务产业联盟(下简称“联盟”)线上发布大会在航天科工卫星运营中心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童庆禧、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卫征、中国航天科工第三研究院副院长王长青、航天海鹰卫星运营事业部总经理袁鸿翼、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邹贤能等15家商业航天领域的相关企业代表出席了活动。
童庆禧院士、卫征副秘书长、王长青副院长分别对大会作了致辞,张东普总经理、赵坤总经理作为企业代表作了发言,航天海鹰卫星运营事业部总经理袁鸿翼宣读联盟理事会一次会议决议,并宣布卫星即服务产业联盟正式成立的决定。
卫星即服务产业联盟立足发展航天产业,为加快推进航天技术商业化应用及生态建设,在国家新基建“卫星互联网”产业政策的指导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由航天科工海鹰集团与腾讯云共同发起,联合航天行云科技有限公司、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北京航天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箩筐技术有限公司、Satellogic China、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天链测控技术有限公司、赛德雷特(珠海)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东方至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电高科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未来宇航空间技术研究院(排名不分先后)等重点企业、重点机构和专家团队等本着“生态赋能、聚链共赢”的宗旨,共同倡议发起成立的公益性组织。
童庆禧院士表示商业航天行业格局不断变化,风起云涌,下一个五年的发展侧重点在于如何成功地将现有成熟的技术、项目进行市场化、商业化、大众化的转变。这是商业航天发展的一个崭新的起点。希望联盟发挥好纽带和桥梁作用,促进政企良性互动,加强联盟会员沟通联络,砥砺前行、和舟共济、互帮互助、互利共赢,打造卫星即服务产业联盟品牌,为中国航天产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卫征副秘书长表示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呈现出千帆竞发的态势,希望卫星即服务产业联盟能够为商业航天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王长青副院长表示,随着全球商业航天产业快速发展,中国商业航天产业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卫星互联网”首次纳入国家新基建范畴,在政府、企业和投资机构等社会各界的合力推动下,形成了一批具有引领性和示范性的重大项目并取得了显著成果,正在构建繁荣发展的商业航天产业生态。航天海鹰卫星运营事业部联合腾讯云成立“卫星即服务产业联盟”,目的就是进一步分享商业航天技术成果,搭建信息互通交流平台,涵养商业航天产业生态,助推商业航天产业资源融合和产业化新发展。
在“卫星即服务产业联盟介绍”环节中,航天海鹰卫星运营事业部总经理袁鸿翼宣读联盟理事会一次会议决议,并宣布卫星即服务产业联盟正式成立的决定。他表示,联盟旨在打造资源共享交流平台,带动商业航天企业推进我国航天产业与社会其他产业及组织共同发展。联盟是商业航天业内企业的资源聚合、信息共享交流平台,是商业航天行业外企业进入行业的引导窗口,是跨行业合作的支援空间。我们希望产业联盟是一个集标准制定、产业协同、市场交流的开放式平台,可以促进相关企业的交流与深度合作、促进供需对接,形成优势互补,协助解决企业现实问题。也期待未来随着各方多元化优势资源的加入,打开更广阔的市场,能够引领国内乃至全球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真正实现我们“让卫星资源更好地服务社会”的使命。
腾讯云副总裁邹贤能表示,未来网络会不断的拓展边界,将信号覆盖到全球每一个地方,形成全场景、全天候的万物互联网。卫星通信因为可以提供全天候无死角网络接入能力,将会成为未来网络接入的重要部分。针对多种异构的网络接入方式,腾讯云将提供统一的接入平台为上层应用提供数据和网络支撑。在卫星遥感应用领域,腾讯与航天海鹰卫星运营事业部、Satellogic、箩筐公司的合作的WeEarth超级地球解决方案,通过将分散的卫星资源聚合,以云化服务的方式便捷地提供到用户,为客户提供“开箱即用”的遥感服务体验。
会上,联盟成员汇聚一堂,一致通过了卫星即服务产业联盟理事会决议,讨论并确立了联盟章程以及联盟工作规划,进行了联盟理事单位代表现场签约仪式,并选举中国科学院童庆禧院士为联盟名誉理事长,航天海鹰担任卫星即服务产业联盟首届理事长单位,腾讯云担任联盟首届副理事长单位,最后围绕“卫星互联网”及“商业航天生态建设”等课题展开了研讨。
紧接着,航天海鹰卫星运营事业部副总经理管宏伟从商业航天发展的背景趋势、应用场景的痛点问题、共享模式下的共享运营、敏捷遥感场景等方面介绍了航天海鹰与腾讯云联合推出的产品——“卫星管家”。
航天海鹰卫星运营事业部产业总监张仑对“卫星管家”产品进行操作演示
箩筐科技张东普总经理详细介筛了《商业航天下时空大数据的机会和挑战》。
Satellogic China赵坤总经理则结合卫星遥感应用场景及现状,紧贴“卫星及服务”主题,阐述“定制卫星星座”模式及前景。
随后,由航天海鹰卫星运营事业部副总经理管宏伟主持的圆桌论坛上,未来宇航研究院创始人牛旼、泰伯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悦承、36氪航天资深分析师石亚琼、天仪研究院副总裁杜志贵、箩筐技术总经理张东普等人共同就商业航天目前的现状与生态建设进行了对话。
张东普表示,商业航天与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联系紧密,但是目前企业与航天领域存在较大的沟通缺失,未来的发展中,能抓住好机遇,真正做好结合的企业才会胜出。杜志贵表示,卫星即服务,商业卫星即商业服务,卫星的商业服务包括卫星研制服务、卫星测运控服务、卫星数据服务,而最终我们的服务是要引接到最终用户(国土、应急、农林草、保险、金融等政府与行业)。最终用户需要什么样的商业卫星服务,商业服务是需要及时性,需要性价比,需要整体解决方案,而最终客户对商业卫星能够提供的服务还是存疑的。因此天仪一直在强调商业卫星应提供短周期的一站式的价廉物美的服务。同时商业服务也需要多样性,因此产业生态上应提供多种模式的整合服务。因此,商业卫星服务应该重点在客户对商业卫星的体验上做文章,让大客户认可商业航天。石亚琼表示,从商业航天发展趋势来看,需求量在增加,供给在提升,支付手段在探索。中国商业航天刚刚起步,合作才能共赢,低价是商业航天的关键,合作打造规模经济,才能降低成本,加速应用。王悦承表示,开拓国内航天产业领域的与企业之间的商业化合作,汇聚众多行业资源,推动商业航天产业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与百姓生活。对于一家企业来讲,技术的创新是一只手,另外市场导向是一只手,通过这两只手我们才能够走得更远一些。牛旼表示,中国的商业航天产业正处于投资风口,不断有新兴创业公司崭露头角,也有更多的资本逐渐将目光转向这个行业。虽然卫星制造业在其中只占了6%,但是它是整个产业链的一个核心环节,因为只有卫星被制造出来才会有发射服务的需求和相关卫星应用。在资本的不断涌入下,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必将焕发新的活力。
至此,大会圆满收官,此次大会汇集了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数百家商业航天企业和众多关注商业航天发展合作的人士在线上齐聚一堂,让商业航天及“卫星互联网”不仅面向航天产业受众,更是面对普通大众,旨在通过汇聚、联合行业优势资源,共同繁荣商业航天新经济,让商业航天被大众进一步认知了解,共同推动商业航天及“卫星互联网”产业繁荣发展。
() 二维码 分享相关文章推荐
虚拟主机的专业参数,分别都是什么意思?2022-09-09
中非域名注册规则是怎样的?注册域名有什么用处? 2022-01-10
HostEase新年活动促销 美国/香港主机全场低至五折2021-12-28
HostGator下载完整备份教程分享2021-12-28
Flink中有界数据与无界数据的示例分析202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