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7年的“双十一”购物狂欢已经基本落下帷幕,无论是淘宝还是京东,纷纷创下了千亿级的成交量新高。11月12日0点0分,2017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的成交额在数据大屏定格:1682亿元。而根据昨日京东公布的数据,双11“全球好物节”累计下单金额达1271亿。尽管各大电商早早都铆足了劲,但是今年的
2017年的“双十一”购物狂欢已经基本落下帷幕,无论是淘宝还是京东,纷纷创下了千亿级的成交量新高。11月12日0点0分,2017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的成交额在数据大屏定格:1682亿元。而根据昨日京东公布的数据,双11“全球好物节”累计下单金额达1271亿。
尽管各大电商早早都铆足了劲,但是今年的双十一,和往常有一些不一样。不止战斗提前打响,就连这次轰炸的手法各家也是各有不同——定金膨胀翻倍、支付尾款时减免、跨店减免、各种叠加红包和优惠券……玩法可谓是千变万化。但看完各种购物的游戏规则,本来在外国人面前找零钱有充分自信的中国网友们,已经开始发现“数学不好都过不了双十一”了。有网友甚至吐槽,“今年双十一让人重新回到高考过后的数学巅峰”。
而其中更关键的是,在这眼花缭乱的玩法背后,似乎把双十一最初的噱头“便宜”给“玩坏了”。相信在双十一前一两周,许多人的手机短信、APP广告、电脑弹窗就已经轮番轰炸过,但是看上去的优惠减免折扣,在经过了各种加减乘除的算法之后,好像也没有点击进去时那么有噱头。甚至有消费者抱怨,最后到手的东西,并没比平时便宜多少。
双十一购物狂欢所创造的天量金额,固然彰显的是在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下,来自消费驱动的巨大势能,内需消费的振兴本就是不容忽视的经济力量。但在狂欢背后,同样需要保持的冷思考是,每年在双十一之后总有的退货潮、投诉潮,以及由于被集中提前透支了社会购买力,在购物节前后零售数据呈现出来的萧条。
其实,今年的双十一,被数学困住的绝不仅仅是消费者,连阿里和京东都一度因为成交额数据统计口径的不同而隔空“掐架”。更何况,一些商家的数据背后有多少水分,谁也无法说清楚。据新京报调查,在双十一到来前,多家刷单平台生意火爆,在这些平台上,商家可任意派单,刷手接单后每完成一单任务,即可获得几元钱的佣金。
这一场购物节,最后变成了从商家到消费者都算不清楚的“奥数题”。甚至有业内认为,包括双十一在内的各种购物节,其实本质上不过是在平滑的销售曲线上人为地拱出一个波峰,这样的蚕食效应未必真能带来多大的实际增量。
即使是从各大电商平台的角度来考虑,不断创下新高的数字之上,也是新的天花板危机。从目前来看,数据依然是双十一效果量化的主要标准,呈现各大榜单和平台的销售数据能够证明各自平台的实力。这也是“双十一”最后变成奥数竞赛背后的最关键心理动因。
但如果“双十一”到最后只剩下追逐越来越高的数字,为数据绑架所导致的问题就会层出不穷。相互指责对方数据,可能只是一个开始;而在之后,无论是哪个平台,事实上都面临的是“未来会永远上涨吗”的终极之问。因为一旦未来某年数字高峰不再攀升,甚至是出现下降状况,它所预示的商业信号对电商行业将是一个重大打击。
过度沉迷于算法和数字,其实某种程度上已经背离了“双十一”被创造时的初衷。当消费最后变成一场即时狂欢和奥数竞赛,到最后为之付出不必要成本的,往往是整个经济体本身。
相关文章推荐
网站谷歌评分90+意味着什么?2022-09-06
怎样将不安全网站变成安全网站访问?2022-09-26
网站排名下降,可能跟算法更新没关系2022-09-20
网站如何设置高质量的网页标题?2022-09-14
做外贸网站选哪些语言?法语、德语最吃香2022-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