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立之年话离别。今天,在距离自己30岁生日还有3天的时候,《上海商报》出完了它的最后一期,为自己画上了句号。趋势无法可挡,悲凉与惆怅也许是整合之下纸媒的必然结局。
今天,有着30年历史的民生财经类报纸《上海商报》出版完它的最后一期,与读者告别,自10月1日起正式休刊。
创刊30年,定位模糊遭诟病
根据网上公开资料显示,《上海商报》创刊于1985年10月3日,原由市财贸办主办。2000年7月13日,根据中共中央、上海市委关于调整报刊结构的文件精神,《上海商报》社划归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商报》是全国第一家改制成企业的日报,也是上海地区发行量最大的财经类日报。其以民生财经为核心内容,以“民生理财”的概念,做最实用的新主流财经日报,为上海社会最广大的经营阶层、行政阶层、创富阶层、投资阶层服务,提供及时可靠的政策动向、社情分析、投资项目和财智新知。
《上海商报》在2014年曾推出过创新工具库平台,搭建的微信平台一度成为上海早期创业投资活跃的平台之一。从《上海商报》的官网上可以看出,它尝试的领域非常多,创业、融资、通讯、旅游、餐饮、汽车都有所涉及,但是这也逐渐成为了它定位模糊的弊端,受到外界质疑。
早日露端倪,财政买单引关门
其实早在今年6月11日,《上海商报》的母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就曾在世纪出版大厦会议中心召开过亏损企业、缩减投资层级专题工作推进会。上海商报传媒公司、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等相关公司负责人曾就清理歇业工作情况和所遇到的困难进行了交流。
6月12日上午,在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芝松视察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时,也谈到了该集团的“清亏缩级”工作。朱芝松指出,“在推进清亏缩级工作中,要规范处理各单位的历史遗留问题,要充实人员力量推进落实相关单位的关闭歇业清算工作,根据既定的时间节点完成年内“双减半”(亏损额及亏损企业数量)的年度目标任务。”
根据此前媒体报道,一位《上海商报》资深记者曾透露:“按照新政策,今年关门的成本由财政买单。”而这似乎也成为《上海商报》今年关门的导火索。
安置或买断,员工去留自定夺
员工的去留,成为《上海商报》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前有媒体报道《上海商报》目前有百余员工,其中24位有事业编制。安置或买断,《上海商报》的员工将自主选择是留还是走。《上海商报》的上级单位世纪出版集团,将安排商报高层管理人员在集团内部相应岗位工作,其他员工只要愿意留下就负责安置,当然,也可以选择买断走人,另谋他路。据悉,“缓冲期”将持续到今年年底,尚未离开的员工后面每个月的工资,都按照9月份工资发放。
整合力空前,纸媒生存成疑难
过去一年,随着上海传统媒体的整合力度不断加大,多家报纸相继关停,2013年12月底,上海报业集团宣布旗下《新闻晚报》于2014年1月1日起休刊。它也成为上海报业集团成立后首张休刊的报纸。2014年5月1日《天天新报》休刊。而《上海壹周》杂志也已发布通知,将于11月份与读者告别。
·
相关文章推荐
网站谷歌评分90+意味着什么?2022-09-06
怎样将不安全网站变成安全网站访问?2022-09-26
网站排名下降,可能跟算法更新没关系2022-09-20
网站如何设置高质量的网页标题?2022-09-14
做外贸网站选哪些语言?法语、德语最吃香2022-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