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0亿:Slack创始人要分享的产品发布策略

摘要:Butterfiled 回忆道:“我们连哄带骗地让其他公司的小伙伴们来试用我们的产品,向我们提供反馈。”其中包括房屋管理软件厂家 Cozy 和音乐服务 Rdio。“醉开始的时候大概有 6-10 家公司来试用我们的产品。”

"@SlackHQ,我们在工作中用着呢!喜欢!SLACK。"“亲爱的 @SlackHQ,我爱你!亲爱的丹。”“@SlackHQ,你让我变得完整。”

你或许已经听说了 Slack 的几何倍数级爆炸增长。你或许也在媒体上读到过这家内部沟通软件平台,虽然它的出现仅仅 2 年时间,但是它已经成为 3 万个团队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Slack 公司的估值也已经超过了 10 亿美元。你知道网友在 Twitter 上给 Slack 自发创建的示爱墙吗?

在示爱墙上,网友的留言都是真实的,这样的营销也达成了 Slack 创始人的梦想。虽然 Slack 从未进行过大规模的营销活动,他们从不发送电子邮件广告,也不会买下广告牌来做广告(实际上,Slack 连首席运营官都没有)。那么 Slack 是如何在获得令人羡慕的数字的同时,又这么快地取得用户芳心的呢?从创始人 Steward Butterfiled 口中,我们得知 Slack 的成功,关键的一个主题就是将消费者的反馈看成是工作中心。

在本次独家访问中,Butterfield——之前也曾联合创办图片网站 Flickr——揭露了 Slack 是如何以执法者的样子进入企业内部交流市场的。在本文中,他解释了产品特性优先级排序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要放弃一些不必要的特性),还分享了一些吸引消费者的正确方法。

Slack 在 2012 年底的时候开始出现在公众的视线里。到 2013 年 3 月份,他和他的团队已经开始在自己的工作中使用 Slack 了。但是他们知道,这只能反映自己企业的需求状况;到 2013 年 5 月,他们已准备好为更多用户服务。

Butterfiled 回忆道:“我们连哄带骗地让其他公司的小伙伴们来试用我们的产品,向我们提供反馈。”其中包括房屋管理软件厂家 Cozy 和音乐服务 Rdio。“醉开始的时候大概有 6-10 家公司来试用我们的产品。”

很快,Slack 团队认识到,他们的产品随着团队规模的增长功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Butterfiled 说,“尤其是 Rdio,这家公司比我们大很多很多。他们给一小波前端开发者用了一阵子,然后扩展到整个工程团队,最后整个公司 120 人都在用 Slack。”

“突然之间,从一个大团队的角度来看的话,Slack 看上去真是相当的简陋粗糙。”

有了这些观测结果之后,Slack 的开发团队对产品进行了一些修改,然后不断地迭代。

“我们的一部分工作就是与一些积极的大型团队分享 Slack。我们会说‘这个好主意到最后也没有那么特别好。’我们通过为每个阶段更多的公司提供试用来获取更多的反馈。”

到了 2013 年的夏天,Slack 基本上已经说是可以开展更大范围的试用了,在 2013 年 8 月份,Slack 发布了预览版本(即产品正式开始开发7 个月之后)。

“这实际上是我们的内测,但是我们不想把它称呼为内测,因为人们会觉得内测期间的服务很脆弱或者不可靠。”于是乎,在令人惊讶的媒体公关战帮助下(很大程度上跟团队之前的经验有关),Slack 开始采取邀请注册试用制度。在邀请注册的第一天,有 8000 人试用 Slack;两周之后,这一数字达到了 1.5 万。

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在发布产品的时候,千万别小瞧了媒体的威力。这应当成为创业企业首要注意的内容,可能好几个月前就要开始做铺垫,产品发布之后也要持续宣传几周。利用媒体公关。与公关公司紧密合作,发现产品中可以营销的重点内容:可以是团队的特色、已经获取的优质客户、出色的投资人等。但是千万别提前两周就把这些内容用了,也别一股脑全都用掉。

更重要的是,获得这些故事之后并不是说一定要写成文章发表出来。按照 Butterfiled 的掐算,实际上只有 20% 的关注度是来自媒体的。“剩下的 80%,是人们自己写文章。我从不去新闻网站,网站上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但是我会注意我的朋友在看什么、在分享什么内容。”

社交媒体的出现让营销有了新的场地,不管获得了多少社交媒体覆盖率,都要充分利用它,可以通过在直接或间接的社交网络中不断地分享来让营销内容达到真正的效果。与人脉中有趣的小组成员进行互动可以拓宽公关、营销的覆盖面。不必担心重复发内容,这样做只会让你的产品一直在潜在客户脑海中出现。

告诉用户为什么他们需要你的产品

从 Slack 的早期经验还可以得到另外一个重要内容:如何称呼内测产品、如何发布、如何运营,这些是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收集任何一条可以获取的反馈。

Slack 在创办的前 6 个月里,花了绝大部分时间来开发预览版产品,这在创业企业中是非常少见的。Butterfiled 解释说,但是这背后并没有可以计算的策略或者可以提前决定的时间线。“到 2013 年的 8 月份发布产品的时候,我们已经获得了一定量的反馈。然而,我们那时候创业仅仅 7 个月,更何况 Slack 还是一款很复杂的产品。”

这家公司的成功来源于对产品品质和服务响应的专注,6 个月的世界让他们了解了下一波用户的需求。在许多方面,Slack 的内测阶段也像企业一样运营着。

“我们开始分批邀请团队试用,观察他们的反应。然后我们会做一些改变,看又有什么反应,然后做出更多的改变……”

最大的挑战是学习如何向团队销售产品,而不是把这个团队协作产品卖给团队中的单个用户。Butterfiled 说,“对于绝大多数公司来说,难的地方在于将产品做的足够方便,可以一次性说服单个人去使用。”比如 Dropbox:用户可以在多个设备上尝试使用,如果喜欢的话就每个月花上几块钱来买更多空间。“我们需要说服团队,然而每个团队之间又不尽相同。”

从工作职能到团队大小,再到整个公司的规模,Slack 的团队需要对这些内容全部了解。但是,Butterfiled 能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坚持。提到团队协作工具,只要有一个团队成员提了反对票,那么这款产品被团队否决的风险就提升了不少。“如果一个创业企业的工程师在试用了 Slack 之后说‘我不喜欢。我不会用的。’那我们就被决绝了,这家创业企业根本就不会考虑 Slack 了。”

鉴于会出现这种情况,Slack 在内测期间下了功夫来降低这种风险。Butterfiled 说,“我们制作了材料向个人用户解释 Slack,比如什么是 Slack、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你应该怎么用等。但是我们也给团队管理员制作了一些资源。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团队老大来说服这个团队。”

Slack 用各种方法来接触这种人,所以团队领导在产品培训和市场教育方面地位相当。“大约有 20-30% 的用户也使用其他团队聊天系统,比如 HipChat、Campfire 或者 IRC。当我们问剩下的 70-80% 的人,他们在用什么内部交流工具的时候,他们说‘没有。’但是很显然,他们是在用的。只是他们不觉得他们在用的那个工具可以归属到这个软件类别里。”